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农产品物流管理》习题库:论述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22

  7.某大型农业企业计划在北京建立一农产品配送中心,请问在选址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1)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是配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农产品配送中心同样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邻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等,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

  (2)现有的基础设施。为了减少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应优先考虑将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贸中心等改建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农产品配送中心。

  (3)环境保护要求。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车流量较大,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同时,由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失还比较严重,园区将会产生大量的农产品垃圾。因此,为了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园区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区中心的地方。

  (4)服务水平。农产品配送是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能否实现准时配送是园区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园区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向园区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5)地形条件。园区应该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之处,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择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

  (6)气象条件。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

  (7)人力资源条件。在仓储配送作业中,最主要的资源需求为人力资源。由于一般物流作业仍属于劳动力密集的作业型态,在配送中心内部必须要有足够的作业人力,因此在决定配送中心位置时必须考虑劳工的来源、技术水准、工作习惯、工资水准等因素。人力资源的评估条件有附近人口、上班交通状况、薪资水准等几项。如果物流的选址位置附近人口不多且交通又不方便时,则基层的作业人员不容易招募;如果附近地区的薪资水难太高,也会影响到基层的作业人员的招募。

  (8)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条件也是物流选址评估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物流用地取得困难的现在,如果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则更有助于物流业者的发展。政策环境条件包括企业优惠措施(土地提供,减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计划)、地区产业政策等。最近在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如深圳、武汉等地都在规划设置现代物流园区,其中除了提供物流用地外,也有关于税负方面的减免,有助于降低物流业者的营运成本。

  8.机械冷库的管理关键点是哪些?

  1.消毒

  果蔬产品腐烂的主要原因是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冷藏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前须将库内打扫干净,所有用具用0.5%的漂白粉溶液或2%~5%硫酸铜溶液浸泡、刷洗、晾干,再放入库房内进行消毒。冷库消毒方法有下列几种。

  2.入库

  果蔬产品进入冷藏库之前要先预冷。由于果蔬产品收获时田间热较高,增加了冷凝系统的负荷,若较长时间达不到贮藏低温,则会引起严重的腐烂败坏。进入冷贮的产品应先用适当的容器包装,在库内按一定方式堆放,尽量避免散贮方式。为使库内空气流通,以利降温和保证库内温度分布均匀,货物应离墙30cm以上,与顶部约留80cm的空间,而货与货之间应留适当空隙。

  3.温度管理

  果蔬入库后应尽快达到贮藏适宜温度,在贮藏期间应尽量避免库内温度波动。果蔬产品

  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贮藏环境的温度要求也不同。如黄瓜、四季豆、甜辣椒等蔬菜在0~7℃就会发生伤害。

  4.湿度管理

  贮藏果蔬产品的相对湿度要求在85%~95%。在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湿空气与蒸发管接触时,蒸发器很容易结霜,而经常性的冲霜会使冷藏库内湿度不断降低,常低于贮藏果蔬对湿度的要求。因此,贮藏果蔬产品时要经常检查库内相对湿度,采用地面洒水和安装喷雾设备或自动湿度调节器的措施来达到对贮藏湿度的要求。

  5.通风换气管理

  果蔬产品贮藏过程中,会放出CO2和乙烯等气体,当这些气体浓度过高时会不利于贮藏。冷藏库必须要适度通风换气,保证库内温度均匀分布、降低库内积累的CO2和乙烯等气体浓度,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冷藏库的通风换气要选择气温较低的早晨进行,雨天、雾天等外界湿度过大时暂缓通风,为防止通风而引起冷藏库温、湿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通风换气的同时开动制冷机以减缓库内温湿度的变化。

  9.如何进行气调贮藏的管理?

  1.新鲜果蔬的原始质量

  用于气调贮藏的新鲜果蔬原始质量要求很高。没有贮前优质的原始质量为基础,就不可能获得果蔬气调贮藏的效果。贮藏用果蔬最好在专用基地生产,且加强采前的管理。另外,要严格把握采收的成熟度,并注意采后商品化处理措施的综合应用,以利于气调效果的充分发挥。

  2.产品入库和出库

  新鲜果蔬入库时要尽可能做到按种类、品种、成熟度、产地、贮藏时间要求等分库贮藏,不要混贮,以避免相互间的影响和确保提供最适宜的气调贮藏条件。气调条件解除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次出库。

  3.温度、湿度管理

  新鲜果蔬采收后应立即预冷,排除田间热后再入库贮藏。经过预冷可使果蔬一次入库,缩短装库时间及尽早达到气调条件;另外,在封库后应避免因温差太大导致内部压力急剧下降,从而增大库房内外压力差而造成对库体的伤害。贮藏期间的温度管理与机械冷藏相同。

  气调贮藏过程中由于能保持库房处于密闭状态,且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故能使库内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产品新鲜状态的保持。气调贮藏期间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高湿度情况,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即需进行除湿(如 CaO吸收等)。

  4.空气洗涤

  在气调贮藏条件下,果蔬易挥发出有害气体和异味物质且逐渐积累,甚至达到有害的水平,而这些物质又不能通过周期性的库房内外通风换气被排除,故需增加空气洗涤设备(如乙烯脱除装置、CO2洗涤器等)定期工作来保证空气的清新。

  5.气体调节

  气调贮藏的核心是气体成分的调节。根据新鲜果蔬的生物学特性、温度与湿度的要求决定气调的气体组分,通过调节使气体指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且整个贮藏过程中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气调贮藏采取的调节气体组分的方法有调气法和气流法两类。

  6.安全性

  安全性由于新鲜园艺产品对低O2浓度、高CO2浓度等气体条件的耐受力是有限度的,产品长时间贮藏在超过规定限度的低O2浓度、高CO2浓度等气体条件下会受到伤害,导致损失。因此,气调贮藏时要注意对气体成分的调节和控制,并做好记录,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及有助于意外发生后原因的查明和责任的确认。另外,气调贮藏期间应坚持定期通过观察窗和取样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查。

  10.冷藏链物流和冷冻链物流比较

  冷藏链物流和冷冻链物流

比较项目

冷冻链物流

冷藏链物流

流通贮藏温度

-18℃

0~15℃

服务对象

冻结温度带的产品,如:冷冻水产品、畜禽、速冻饺子、速冻包子、冰淇淋等冷饮品

冷却温度带的产品:如各种畜禽熟食、冷却肉、冷藏水产品、新鲜果、蔬菜、及其加工产品、低温保鲜奶及其制品以及某些医药用品等

食品贮藏期

食品鲜度

由于食品的一部分细胞死亡,且在解冻时出现汁液流出,不能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

又是食品解冻后不脱水,水溶性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随水流出,保存住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鲜度

  11.生理性病害致病因素有哪些?

  果蔬采后的生理性病害是由采收前不适宜的生长条件或采后不适宜的贮运环境引起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采前因素主要有营养元素过量或不足;栽培管理不当,如田间药物浓度过高等;采收成熟度不适;日灼、多雨或日照不足等,都能导致生理病害的发生。采后因素不外乎果蔬贮运中遭受的不适宜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等的影响,多种不利因素综合影响更易透发和加重生理病害的发生。

  12.生理性病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防治措施

  果蔬害虫防治的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等措施。

  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国际、国家或该国家的地方政府用法律的手段,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通过种子、苗木、果实以及包装材料等从国外进入本国,或从本国传到国外,或传人以后限制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植物检疫是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危害的基本措施之一。果品害虫如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小虫、柑橘大食蝇、柑橘小实蝇、地中海实蝇等是我国对外的检疫对象。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利用各项农业措施,创造不利害虫发生的环境,达到消灭和抑制害虫发生的目的。例如果园中应避免苹果、梨、桃、李的混栽,进行果园冬耕,清扫落叶杂草,刮除老翘树皮,摘除虫果等农业措施,都有减少或消灭田间虫卵和幼虫的作用。实行合理的蔬菜轮作或间作套种,加强田间的肥水管理,选择抗虫品种,适时采收等措施,对减轻虫害也都有一定作用。农业防治具有经济、有效、简便的特点。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生物防治可为市场和消费者生产出新鲜优质、无公害的果品蔬菜,是果蔬害虫防治发展的方向。

  4.物理及机械防治

  用简单机械和各种物理因素(光、热、电、温度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防治及机械防治。常用捕杀、诱杀、阻隔、低温及低氧等方式防治害虫。

  目前在苹果、桃、葡萄生产上实行的果实套袋,既控制了病虫危害,也减少了农药污染;在果园装黑光灯或挂糖醋毒液可诱杀桃蛀螟,利用黑光灯也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及甘蓝夜蛾;在温室内挂黄色板或在黄色塑料条上涂机油,可诱集蚜虫、温室白粉虱;将板栗堆垛,罩上塑料薄膜帐,然后充分降氧,使O2浓度降至3%~5%,4d后采果内害虫全部死亡。

  5.化学防治

  根据不同果蔬发生害虫的类型、种群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在生长期尤其是产卵、幼虫等关键时期,进行相应化学药剂处理,可大大减少果园、菜园田间害虫的发生。果蔬采收后,多采用挥发性杀虫剂熏蒸各种果蔬害虫,如板栗象鼻虫、栗食蛾和桃蛀螟等,贮藏期间,它们的幼虫继续在果内蛀食危害。

  6.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综合防治害虫,将果蔬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允许水平之下。同时必须严格果蔬贮藏前的挑选、分级等操作规程,剔除病虫果,切断田间果蔬害虫进入贮藏场所危害的途径,以防止贮藏期间发生虫害及由此引起的霉烂。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