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7年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4

  2017年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B )

  A. 犯罪的一般客体 B. 犯罪的同类客体

  C. 犯罪的直接客体 D. 犯罪的对象

  2. 甲某因被害人乙某曾与其妻子吵架,而带领二人到乙某家中,质问乙几句之后,便当胸一刀刺破心脏.然后又将乙某拖出房屋外,乙某倒地.甲某等人见状未予理会,径自离去.( B )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某等人构成聚众斗殴罪

  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 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C ).

  A. 纯正的作为犯 B. 不纯正的作为犯 C. 纯正的不作为犯 D.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4.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 B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5.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C ).

  A. 缓刑 B. 管制 C. 假释 D. 减刑

  6.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B )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7.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C )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8.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D )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9.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D )

  A.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10.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D )

  A.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