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8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练习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1-14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以德配天 神权

  2、 墨翟 小生产者

  3、 枷 杖

  4、 民主性 卢梭

  5、 统一 平等

  二、选择题(含单选与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B 2、ABC 3、C 4、AC 5、ABCD

  6、ABC 7、D 8、C 9、ABCD 10、AB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三民主义”

  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2、安人宁国

  是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治国的总指导方针,李世民统治集团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少兴土木的政策,重视法治,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局面。

  3、神权法思想

  是指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思想,形成于夏朝,极盛于商朝,动摇于西周,其主要内容为:统治者将体现他们自身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

  4、以德配天

  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准五服以制罪。

  2) 维护父权即家长权。

  3) 维护男权主要是夫权。

  总之,唐律维护宗法伦理,将人们以亲缘、性别、年龄等因素严加区分,在家庭中也确立等级界限,表现出突出的家族主义和浓厚的伦常色彩。

  2、墨家是战国时期反映小生产者利益和要求的学派,从小私有生产者的立场出发,墨家认为他们所处的战国初期社会之所以纷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不相爱”,为了实现理想社会,墨家提出了以“天志”为表现形式,以“兼爱”为中心内容的理想法观念,以“兼爱”和“交利”为标准衡量各国的法令制度,评价各家的思想学说,并将它贯彻到立法和司法之中。

  “兼爱”不仅是“天志”的核心,也是墨家其他主张的基础。把“兼爱”运用到选任官吏上是“尚贤”;运用到政体和行政上是“尚同”;运用到国家之间是“非攻”;运用到人民生活方面是“节用”和“非乐”。墨家的“兼爱”主张,集中地反映了小生产劳动者保有私有财产和互助互利的要求,具有反对宗法世袭特权和等级剥削压迫的积极意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