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7年自考《国际贸易法》章节试题:第2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2

  四、单选题

  1、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是( )

  A、国际分工 B、社会分工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社会生产力

  2、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

  A、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

  3、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国际贸易

  4、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 D、国际贸易

  5、“比较成本说”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罗伯特逊

  6、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这2种产品分别为12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以上都不对

  7、中国生产手表和自行车都需8个劳动日,印度生产这2种产品分别为12和10个劳动日,因此,根据比较利益原则,( )。

  A、中国生产手表有比较利益 B、印度生产手表有比较利益

  B、中国生产自行车也有比较利益 D、印度生产自行车没有比较利益

  8、早期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认为国家应该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 )。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技术转让 D.货币流动

  9、如果在美国每工时可生产9蒲式耳小麦,在英国每工时生产3蒲式耳小麦;美国每工时生产3码棉布,英国每工时可生产7码棉布,那么( )。

  A.美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 B.美国生产棉布有绝对优势

  C.英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 D.英国生产棉布没有绝对优势

  10、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举例说,在气候寒冷的苏格兰,人们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很好的葡萄,并酿造出与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39倍高的代价。接下来斯密最可能的推理是( )。

  A.苏格兰应酿造葡萄酒 B.苏格兰不应酿造葡萄酒

  C.苏格兰应酿造威士忌 D.苏格兰不应酿造威士忌

  11、假定美国每工时可生产6蒲式耳小麦,英国每工时只能生产1蒲式耳小麦;美国每工时可生产4码布,英国每工时可生产2码布,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 B.英国生产棉布有绝对优势

  C.英国生产棉布有比较优势 D.英国生产小麦有比较优势

  12、假定美国每工时可生产6蒲式耳小麦,英国每工时只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美国每工时可生产4码布,英国每工时可生产2码布,按比较利益理论则( )。

  A.英美两国之间有互惠贸易 B. 英美两国之间无互惠贸易

  C.英美两国之间有货物贸易 D. 英美两国之间无货物贸易

  13、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 )。

  A.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 B.适销对路的产品

  C.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D.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要素的产品

  14、惠制设计的保护措施包括所谓的毕业条款是指给惠国单方面取消( )普惠制待遇。

  A.发展中国家 B.亚洲“四小龙”

  C.对给惠国形成威胁的国家 D.“已毕业”的国家和产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