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专项试题(单选)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8
中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专项试题(单选)
单项选择题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是( B )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2.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反馈系统是( D )
A.企业管理系统 B.市场管理系统 C.国家调控系统 D.信息传递系统
3.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其效用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的是( D )
A.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4.蕴藏在所考察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 B )
A.现实的劳动力资源 B.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质量 D.劳动力资源数量
5.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是( B )
A.复杂劳动 B.简单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6.劳动的动因是 ( A )
A.人类的需要 B.自然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家庭的需要
7.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的是( D )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个体劳动 D.共同劳动
8.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要要素是( C )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力 D.劳动资料
9.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是( A )
A.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B.信息传递系统 C.国家调控系统 D.市场管理系统
10.劳动力市场体系中,信息传递系统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 ( D )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11.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称为( C )
A.劳动力市场运行 B.劳动力市场建立 C.劳动力市场调控 D.劳动力市场发育
12.经济时代,我国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实行的就业政策是( B )
A.多渠道就业 B.统包统配制 C.自主就业制 D.市场就业制
13.当前,我国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发展(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14.目前,我国城乡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 D )
A.发展第三产业 B.扶持中小企业 C.鼓励非正规就业 D.加速城镇化
15.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的施行日期是( B )
A.2003年1月1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16.我国1998年确立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内容是 ( D )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D.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7.我国产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A )
A.新增劳动力众多 B.第二产业发展不充分 C.劳动参与率偏高 D.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18.我国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的时间是 ( C )
A.1996 B.1997 C.1998 D.2003
19.通常情况下,被称为“民生之本”的是 ( A )
A.就业 B.教育 C.医疗 D.保险
20.在我国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C )
A.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利率 D.税收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劳动参与率“三高”特征的是 ( B )
A.总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B.妇女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C.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D.老年人口参与率高
22.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将会是(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23.我国《失业保险条例》颁布于( B )
A.1997 B.1999 C.2000 D.2004
24.以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为就业形式是( A )
A.非正规就业 B.长期就业 C.正规就业 D.短期就业
25.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消耗劳动量的标准,称为( A )
A.劳动定额 B.工时定额 C.产量定额 D.人员定额
26.在每一专业或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称为( C )
A.职能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社会分工
27.定额管理的核心是( D )
A.劳动定额依据 B.劳动定额类型 C.劳动定额方法 D.劳动定额水平
28.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是( B )
A.零件 B.工序 C.工种 D.工具
29.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主要依据是( B )
A.劳动定额 B.劳动定员 C.劳动组织 D.劳动时间
30.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人与事匹配、事与岗一致、岗与岗协调的原则将分散的人力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是( C )
A.劳动定额 B.劳动定员 C.劳动组织 D.劳动分工
31.企业劳动组织中最基本的分工是( D )
A.社会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职能分工
32.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称为 ( B )
A.职能分工 B.专业(工种)分工 C.技术分工 D.社会分工
33.规定单位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是劳动定额分类中的( A )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服务定额 D.看管定额
34.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被称为 ( A )
A.劳动分工 B.技术协作 C.职业分工 D.专业分工
35.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等级工资制,基本上属于( B )
A.绩效工资制度 B.能力工资制度 C.资历工资制度 D.岗位工资
36.通常在企业管理中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和政策,并进行有效实施的活动称为( A )
A.工资管理 B.工资理论 C.工资制度 D.工资级差
37.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后,其所在企业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是( C )
A.加班、加点工作 B.特殊工作环境津贴 C.最低工资 D.非货币性收入
38.“员工所获得的工资应当与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相一致”所遵循的原则是( A )
A.公正性原则 B.互惠性原则 C.竞争性原则 D.激励性原则
39.一般来说,企业不同等级工资之间差异程度是指 ( D )
A.工资制度 B.工资伦理 C.工资管理 D.工资级差
40.一般情况下,将员工除工资收入以外享有的利益和服务称为( C )
A.员工奖励 B.员工收益 C.员工福利 D.员工待遇
41.将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称为( B )
A.总额挂钩 B.功效挂钩 C.岗位挂钩 D.工种挂钩
42.一般情况下将核算、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方式称为( B )
A.工资构成 B.工资形式 C.工资水平 D.工资级差
4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称为( A )
A.工资指导线制度 B.工资差额分配制度 C.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D.级差工资管理制度
44.根据工作责任大小、困难程度、危险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工资是( C )
A.职业工资 B.年功工资 C.职务工资 D.技能工资
45.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足称为 ( D )
A.粮贴 B.补贴 C.薪贴 D.津贴
46.我国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起始年龄为 ( B )
A.男职工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B.男职工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 C.男职工65周岁、女工人55周岁 D.男职工65周岁、女工人60周岁
4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B )
A.运营管理 B.征收管理 C.支付管理 D.监督管理
48.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 B )
A.司法管理 B.监督管理 C.人事管理 D.商业管理
49.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大约为( C )
A.40% B.50% C.60% D.70%
50.企业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其养老保险必须缴费满( B )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51.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主要由( C )
A.国家承担 B.个人承担 C.用人单位承担 D.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
52.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闲置部分的运作方式有两种,除购买国债以外,还有 ( C )
A.投资于国际基金 B.投资于国内基金 C.存入国有商业银行 D.存入外资商业银行
5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该企业工资总额的( D )
A.8% B.12% C.18% D.20%
54.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层次是( D )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企业年金 D.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55.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规定,职工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贴不少于( C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56.社会保险登记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 A )
A.第一步骤 B.第二步骤 C.第三步骤 D.第四步骤
57.按规定,我国职工退休时不论缴纳养老保险费多少,发放基础养老金的比例都是按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的( C )
A.10% B.15% C.20% D.25%
58.我国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B )
A.2% B.6% C.10% D.30%
59.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计入的比例为缴费工资的 ( C )
A.3% B.8% C.11% D.20%
60.国家规定生育保险费由参保单位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 B )
A.0.5%缴纳 B.1%缴纳 C.2%缴纳 D.3%缴纳
61.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残疾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把残疾分为( B )
A.二个层次 B.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62.在1968年颁布建筑无障碍法,使世界范围残疾人进入社会主流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63.一般来说,将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称为( C )
A.企业服务 B.特殊服务 C.社区服务 D.老年服务
64.按照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与富裕,贫困线在恩格尔系数为( A )
A.60% B.50%-59% C.40%-50% D.30%-40%
6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A )
A.财政拨款 B.个人捐赠 C.企业捐赠 D.社会捐赠
66.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对烈士遗书、牺牲和病故军人遗书、伤残军人等对象实行( D )
A.工会抚恤 B.企业抚恤 C.地方抚恤 D.国家抚恤
67.住房公积金能够使用的对象是( D )
A.国家 B.单位 C.社会 D.职工个人
68.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一般不超过 ( C )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69.工会与用人单位因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是( D )
A.个人争议 B.集体争议 C.多人争议 D.团体争议
70.从世界上看,集体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有( B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71.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是( A )
A.企业内部设立的 B.企业外部设立的 C.行政部门设立的 D.司法部门设立的
72.我国目前对劳动合同鉴证实行( B )
A.强制鉴证 B.自愿鉴证 C.选择鉴证 D.指定鉴证
73.集体合同的期限是指集体合同的有效存续期间。我国规定集体合同期限为( B )
A.1~2 B.1~3 C.1~4 D.1~5
74.一般来说,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消灭,被称为劳动合同的( B )
A.中止 B.终止 C.继续 D.续订
75.社会保障是保障公民的( D )
A.优越生活水平 B.较高生活水平 C.平均生活水平 D.基本生活水平
76.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标志着步入了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其颁布国家是( C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瑞典
77.国务院作出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策,象征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时间是( B )
A.1988年3月 B.1997年7月 C.1998年3月 D.1999年1月
78.在我国,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最高层次的项目是( B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79.在我国,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部分的项目是( C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8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低层次的项目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81.主张国家应当减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主要靠社会成员自己为自己谋取福利的社会保障理论是( C )
A.马克思主义福利论 B.中间道路者的共同参与论 C.新自由主义的福利市场化理论 D.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