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章节试题:第6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6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章节试题:第6章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2、试述公共政策过程的理性主义模型、渐进注意模型、规范最佳与混合扫描模型、政治系统模型。

  答:(1)理性主义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它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个分析途径,就被叫做理性决策模型或者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假定了决策者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

  Ø 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Ø 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

  Ø 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

  Ø 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进行了调查研究;

  Ø 每一个选择方案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与其他选择方案具有可比性;

  Ø 决策者最后采用的那个方案,是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的方案。

  理性主义模型受到了激烈的批评。批评者认为:

  Ø 这个模型设定决策者为理性人,这个设定是缺乏经验支持的。

  Ø 这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公正的、客观的、理智的,而在实践中决策者的公正、客观和理智却常常是极为有限的。

  Ø 这个模型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因为在实践中这两种分析工具面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公共政策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

  Ø 这个模型假定决策者全智全能,但是在实践中决策者拥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2)渐进注意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是在批评理性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新模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要旨在于,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

  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Ø 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Ø 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

  (3)规范最佳模型

  规范最佳模型以四项假设为基础,即:

  Ø 最佳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

  Ø 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佳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Ø 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是在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

  Ø 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规范最佳模型把政策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和17个小阶段:

  Ø 第一阶段:决策前。内含:①处理价值问题; ②认识现实环境; ③认识问题; ④调查、处理与开发资源; ⑤设计、评估与重新设计决策系统; ⑥分配问题、价值与资源; ⑦确定决策战略。

  Ø 第二阶段:决策中。内含: ①细分资源; ②建立配合优先顺序的动作目标; ③建立一套配合优先顺序的其他重大价值; ④准备一套主要的政策方案 ; ⑤对于各种不同方案利益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测;⑥在比较预测的成果后,建立各种不同方案所可能得到的利益需要的成本,并择定最佳方案; ⑦估定最佳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Ø 第三阶段:决策后。内含: ①激励政策的执行; ②执行政策 ;③政策执行后的评估。

  德洛尔的这个模型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指出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有效方法,在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自由的讨论而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4)混合扫描模型

  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Ø 混合模型在概念上希冀截取理性主义模型的政策视野,以充分考虑政策选择、激发政策创意并深入政策核心问题; 同时,截取渐进主义模型的政策落点,把政策关注力集中在经过选择的政策方案及其评估上,形成政策焦点,以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 。

  Ø 混合扫描模型运用两台摄像机:第一种是多角度摄像机,它能观察全部空间,只是观察不了细节;第二种摄像机对空间做深入、细微的观察,但不观察已为多角度摄像机所观察的地区。混合扫描模型要求决策者将这“两种摄像机”结合起来使用。

  (4)政治系统模型

  这个模型把决策主体假定为政治系统,它由一个社会中那些可以识别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机构和活动组成。政治系统做出对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这就是公共政策,一项政策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接着,这个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输入指的是政治系统边界以外的环境对政治系统的要求(需求)和支持。由结构、程序、决策者构成的政治系统对要求和支持做出反应,进行加工,形成决策。输出是指将政策贯彻到环境中去以此回应输入,影响环境改变环境。最后政策结果再反应到政治系统中去,这就是反馈。

  政治系统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一个模型。

  3、试述公共政策过程机构—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

  答:(1)机构——制度模型

  这个模型设定无论何种政策体系,政府权力机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执政党领导机构等)都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那些规范着公共权力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的各种制度,都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和执行方式,影响着政策选择、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美国政治学家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的三个显著的特性,即合法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2)集团模型

  集团模型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制定各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平衡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 。这里的“集团”指的是:个人基于共同的态度或利益而形成某种集合,集合在一起的人们向其他群体或组织提出要求,并为这种要求得以实现而采取一致性行动,这是就形成了利益集团。集团模型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

  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这个假定可以分解成如下一组命题:

  Ø 制定政策是政治过程的决定性阶段,而政治过程则是各集团争取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过程。

  Ø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相互竞争着的集团之间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每一政策都是集团间妥协的产物。

  Ø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合理的、法制化的竞争规则。

  Ø “在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占支配地位的集团的利益,随着各集团的力量和影响的消长。

  (3)精英模型

  以下一组命题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在用于公共政策分析时,就被称作决策精英模型 。

  Ø 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Ø 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Ø 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 到精英地位的过程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Ø 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只是在很少一些问题上有分歧。

  Ø 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而只反映盛行于精英中的价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Ø 相对说来,行动积极的精英受态度冷漠的民众的直接影响很少,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

  精英决策模型的作用和评价:认为它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精英决策模型受到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里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对政策形成的影响。

  5、怎样理解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答:所谓决策过程科学化,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决策过程科学化的要求:

  (1)制定和执行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全面正确地把握政策问题的生成、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环节,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进行操作。

  (2)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的环节和程序,是从大量决策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决策手段的自动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的采用。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主要包括:

  (1)在政策目标确立后,直接决策者要及时征求各部门、各地方的意见与建议,尤其要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

  (2)在征求意见时,力求广泛而全面。

  (3)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要有一个反复研究和拟订、修改政策方案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完善决策。

  决策过程的民主化,首先要在尊重本国历史传统、政治文化、体制等约束条件下,确定一种适合于本民族决策的民主规则。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