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提升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30

  三. 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政党的理解: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由特定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中在政治上最积极的一部分人按照一定的原则结合而成,以实现其根本利益,主要是以取得和巩固政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组织。包括以下涵义: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特征;政党以国家政权为核心 。

  2. 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职能:国家职能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职能。其功能和作用于在于对内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维持统治秩序;对外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为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2)社会职能。其功能和作用在于干预社会运行和经济活动,为实现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主要可以具体化为经济管理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其功能和作用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科教文卫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3)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安全、抵抗外敌入侵等。

  3. 如何理解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指从事一定政治活动的人们之间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诸种社会关系的集中的综合的反应和表现。首先,政治关系是一种联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联系。其次,是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指出了该关系的身份特征。再次,是本质的、内在的联系。而不是肤浅的、表面的联系。第四,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其基础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本质是阶级关系。

  4. 自然环境和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政治主体的关系:自然环境是指特定政治主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气候温度、地形地貌、水土质量、矿物蕴藏、动植物分布等自然现象和自然条件。它们对政治主体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政治主体对自然环境也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影响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政治主体。自然环境是政治主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自然环境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影响社会经济关系,进而影响政治主体;自然环境影响政治主体的行为。政治主体可以利用自然环境,为自身发展服务;政治主体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化。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 论述政治参与的限制条件。

  (1)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伴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政治参与也扩大了,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也越高,自主性参与的比例也越大。

  但是,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或者是正比例关系。比如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动员性的政治参与水平却很高。原因在于,影响政治参与水平的因素很多,并不只限于经济因素,诸如社会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2)社会环境与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同政治参与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获得高职位和较高收入的社会成员,处于统治阶层的人,男性公民等,相对来说参与政治的机会更多。而在所有的这些相关因素中,总体来看,教育水平和收入同政治参与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教育可以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义务观念,培养公民的政治兴趣和责任。

  (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同政治参与的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如果政治制度规模太大、程序太复杂,或者与个人的生活关联不适合密切,则人们对政治参与的热情会偏低。另外,是否存在保证人们平等的政治制度,也是一个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重要变量。此外,政党制度也是关系到人们政治参与热情的一个重要变量。

  (4)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很复杂的东西,很难精确地说明哪些心理活动或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与什么样的政治参与行为有什么样的关系。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心理因素对政治参与有一定的影响。

  其一,对报酬的预期。如果人们认为参与政治活动所得到的利益要小于他从事其他活动的所得,对政治的兴趣就会减小。例如,官本位的社会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区别。

  其二,对选择对象的判断。在西方社会,如果人们认为政党差别不大,选择的意义也就不大,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就很低。

  其三,政治效能感。如果民众认为自己的行为对政治结果会有较好的影响,就会积极参与;如果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结果无足轻重甚至毫无疑义,政治参与的兴趣就很低下。

  其四,对结局的满意感。如果民众对政府有充分的信心,认为政府完全可以代表自己的利益,自己参与与否意义不大,政治参与的热情就较少。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2. 比较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相互联系:

  第一,二者统一于政治权力运行过程。无论是政治管理还是政治统治,都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基础。脱离了政治权力,二者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权力是构成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的核心要素。

  第二,二者统一于国家职能体系之中。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的实现,都必须具体体现在国家职能当中。脱离了国家职能的实现,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就失去了载体,变成了空中楼阁。

  第三,二者统一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过程。无论是政治管理行为还是政治统治行为,都脱离不了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实现,虽然公共利益的实现不是其全部内容,但却是必要内容,因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不仅是保持政治秩序的需要,也是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和法性的需要。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相互区别:

  二者的直接行为主体不同。政治统治行为的主体主要是由统治主体构成的政府机构,而且是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为主组成的;而政治管理的主体要大得多。凡是能与国家意志的贯彻相一致而起作用的权力主体,都可以产生政治管理行为,包括执政党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也包括一些企业。

  二者的行为客体有所不同。从客体来看,一般来说,政治统治行为的客体既可以是多数人,而一般来说,政治管理行为的客体一定是多数人,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

  二者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政治统治一般直接借助于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国家暴力作为依托,带有强力的色彩;而政治管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来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间接地实现维护国家政权的目标。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