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预测试题及答案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4-03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7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9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9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0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0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参见教材P100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0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1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1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1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2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2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3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4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5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8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于流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相当多的人去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而且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参见教材P108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8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9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愿望流言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参见教材P110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5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9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7

  2.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8

  3.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9

  4.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9

  5.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99、100

  6.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1

  7.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一般说来,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参见教材P104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4

  9.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5、106

  10.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6

  11.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在公共场合下的流行、流言、舆论是大众心理现象的三种表现形式。参见教材P107

  12.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0

  1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14.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15.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114

  1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4

  17.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5

  1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6

  19.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8

  20.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9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

  (1) 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认知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整体了解和评价,特别是对对象的价值评价:好或坏,有用或没有用等,这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 情感,值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认知规定了态度对象,对它加以评价,并使主体表现相应的行为,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同时激励着主体的行为表现。情感是主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它以认知为基础,又左右着人的行为方向,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

  (3) 意图,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意图是由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即准备“做还是不做”。“要做,该怎样做”,亦即潜在的行为倾向,这是态度的外显因素。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4

  2.

  【正确答案】 流行的含义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 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随从和追求,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2) 流行是有相当多的人去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3) 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若长时间持续,就会转化人们的习惯,成为传统。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8

  3.

  【正确答案】 及时制止流言的方法是:

  (1)传递真实的信息,传播事实的真相。流言的规模大部分不是国家规模。人们希望得到关于某地区危机状态的情报和可信赖人士的说明。因此,对情报来源的信任程度同样是重要的。

  (2)注意省略。这并不是说政府或企业了解事实却故意要隐瞒,而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或多或少地改变或省略事实,这对防止恐慌保持稳定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家发生危机时,政府应该稳定人心,恢复、保持国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并尽快地将正确的情报传达给每一个人。充分利用国民对政府已有的信任感,问题会更容易解决。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2

  4.

  【正确答案】 (1)提高新闻媒介的可信度,让人们藉新闻媒介获取完全正确的情报。

  (2)使人们对领袖人物具有信任感。

  (3)为了消灭模糊的真空状态,要尽可能多而快地传达可信的情报。

  (4)马上掌握可信的情报并作出权威的解释,以迅速而简便地否定流言。

  (5)要防止人们的生活情境过于寂寞和单调,这些是最易导致流言、传闻出现和传播的心理

  条件。

  (6)要慎重展开宣传活动,以便揭露流言的有害影响及制造、传播流。等的人的不良动机。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2

  5.

  【正确答案】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特征如下:

  (1) 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反之,若社会上某种意见,即使有人大力宣传和提倡,但未能取得公众的赞成和支持,那么这种意见还不能称之为舆论。

  (2) 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3) 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

  (4) 舆论是有效的。

  (5) 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就会以政府的公告、宣言、政策等形式出现。舆论是广大民众的呼声。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3

  6.

  【正确答案】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与人群不同,它的内聚力来自于思想的沟通和平等的交流。称之为舆论主体者的公众,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有共同话题。话题把公众激活,并把他们联结起来。

  (2)参与议论过程。在一个议论过程中,总有三部分人存在着,即说者(传播者)、既听又说

  者(接受并传播者)和听者(接受者)。

  (3)自发性与松散性。舆论主体靠话题激活,依话题为转移,话题兴则舆论主体生,话题灭

  则舆论主体无。

  (4)有一定的层序性。舆论主体虽然表面上各个散在、自我独存,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却能发现不少问题。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4

  7.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如下四个因素:

  (1)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成就感很强的人,在工作和目标的追求上,“求成功”的心理超过“怕失败”的心理。成就感弱的人,“怕失败”的心理超过“求成功”的心理。

  (2)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一个能够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他的向往水平就高;一个追求某种目标经常遭受挫折的人,他对这一目标的向往水平就会降低。

  (3) 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家庭、亲朋、同事、社会风气、团体气氛都对向往水平产生影响。一个充满生气的集体,其成员的向往水平就较高。

  (4)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成功,越容易提高向往水平。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6、117

  四、论述题。

  (1).

  【正确答案】 舆论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对个人、社会群体乃至政府都能发生一定的制约与监督作用。舆论可以制约个人的行为。舆论对群体有相当大的影响。

  (2)舆论的鼓动作用

  进步舆论往往可以成为社会运动的先导,只有舆论先行,才能发生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经过许多人对其评论、发表意见,造成舆论,便形成一种社会空气,即社

  会心理气氛。这种社会心理气氛包围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3)舆论的指导作用

  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购买商品和欣赏电影、音乐时,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舆论有上述的作用,故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尽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作舆论宣传,使宣传内容反映群众的呼声,传达政府的希望和要求。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国家的有关部门必须经常研究当前的舆论,并及时把握舆论的发展动向,给公众以正确的指导。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5、116

  (2).

  【正确答案】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方向和能达到的程度,即决定了人们向往什么,追求什么,喜欢什么,推崇什么。有人祈求工作轻松,有人讲究经济实惠,有人看重地位名气,有人注重工作成就等,都因价值观不同所致。由价值观产生的人们的追求或向往,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这种追求和向往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1)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成就感很强的人,在工作和目标的追求上,“求成功”的心理起过“怕失败”的心理。成就感弱的人,“怕失败”的心理超过“求成功”的心理。

  (2)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一个能够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他的向往水平就高;一个追求某种目标经常遭受挫折的人,他对这一目标的向往水平就会降低。

  (3)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家庭、亲朋、同事、社会风气、团体气氛都对向往水平产生影响。一个充满生气的集体,其成员的向往水平就较高。

  (4)对目标的接近程度。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提高向往水平。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6

  五、案例分析题。

  (1).

  【正确答案】 1 、研究公众对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公众心理和行为,以便使传播沟通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案例就是一个组织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关活动。

  2 、求新欲望是人的一种基本欲望,就是想要从自己周围环境中寻求新刺激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是人们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之一。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3 、布希耐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产生了“丑陋玩具”的创意,并使艾士隆公司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丑陋玩具”之所以风靡全球,关键就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两种心理需求。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也应该充分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选用适当的传播工具,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沟通的顺畅,从而使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更圆满。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18—120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