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章节复习题:第5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

  2、预算赤字:是指支出大于税收

  3、赤字财政:是指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没有相应地增加税收,或者减少税收而没有相应地减少支出,这种做法叫做赤字财政。

  4、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自动调节政府支出或税收的项目。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C 7.C 8.A 9.B 10.A

  三、问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一般说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的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协调。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的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而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2、怎样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并阐述中央银行作用。

  答: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代表政府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和银行体系,是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其主要政策工具有: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工具。例如:萧条时期买进,一方面企业和家庭得到货币,存入商业银行后作为存款可以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利率降低;另一方面,央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上升,使利率降低。利率的下降刺激投资,从而引致收入和就业的增加。

  (2)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调整它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例如:经济衰退时期,央行可以降低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刺激投资需求。

  (3)法定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经济衰退时期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可以扩大货币乘数,创造更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收入的作用。但出于稳定考虑,央行一般不轻易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4)其他,如道义劝告等。

  四、计算题

  1.答案提要:

  (1)M=C+D=1000+400/0.12=4333.33(亿美元)

  (2)M‘=C+D ’ =1000+400/0.2=3000(亿美元)

  (3)ΔM=-10/0.12=-83.33,即货币供给减少83.33亿美元。

  2.答案提要:在三部门 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a= 1/[1–b(1–t)]=1/[1-0.8(1-0.25)]=2.5

  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为:

  ∆Y=a·∆G = 2.5·(-200)=-500(亿美元)

  ∆T= t·∆Y=0.25·(-500)=-125(亿美元)

  于是预算盈余增量为:∆BS= ∆T-∆G= -125-(-200)=75亿美元,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定相抵消,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