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15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4×3分=12分)

  1、基本建设程序

  答案:

  基本建设程序:建设程序又称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2、现金流量

  答案:

  现金流量:所谓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统称。一个项目在某一时间内支出的费用为现金流出,取得的收人称为现金流入。

  3、承发包方式

  答案:

  承发包方式:建设单位将其建设的工程项目交给承包企业负责建设的方式。

  4、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

  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员参加,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对象,以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手段,对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判断的质量管理。

  二、单选(8×1分=8分)

  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是属于哪类特点具有:( C )。

  A、建筑管理       B、建筑生产

  C、建筑产品       D、建筑过程

  2、净现值与基准收益率的关系表现为:( D )。

  A、基准收益率增大,净现值增大

  B、基准收益率减小,净现值减小

  C、基准收益率大小与净现值大小无关

  D、基准收益率增大,净现值减小

  3、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C )。

  A、劳务部门       B、消耗部门

  C、物质生产部门     D、基建附属部门

  4、建筑产品价格的确定是:( D )。

  A、全国统一定价     B、地区统一定价

  C、自由定价       D、单独个别定价

  5、招标工作的关键环节是( B )。

  A、资格审查       B、编制标底

  C、准备招标公告     D、组织招标机构

  6、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提高( D )的素质。

  A、材料         B、设备

  C、技术         D、人的素质

  7、建筑企业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所耗费的生产费用的总和是( A )。

  A、工程成本       B、工业产品成本

  C、作业提供成本     D、材料采购成本

  8、评标委员会中专家占成员总数的比例不得少于( B )。

  A、1/3          B、1/2

  C、2/3          D、3/5

  三、判断改错(10×2分=20分)

  1、价值工程中,当功能大,成本高,则价值高。( × )

  修改:成本高修改成本低。

  2、建筑安装工程成本中,人工费和设备使用费所占比重最大。( × )

  修改:人工费和设备使用费修改材料费。

  3、全寿命费用指标评价方法是一种动态评价方法。( √ )

  修改:

  4、用程度或不同部位来区分的项目,也是无法定量的项目属于允许偏差项目。( × )

  修改:允许偏差项目修改基本项目。

  5、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 × )

  修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修改技术准备工作。

  6、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以企业内部活动为中心的经营活动。( × )

  修改:内部修改外部。

  7、在管理承包方式(MC)中,分包商的合同是直接与业主签订。( × )

  修改:是修改不是。

  8、质量管理标准着眼于企业内部。( √ )

  修改:

  9、在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时,任何企业均可参加投标。( × )

  修改:任何企业修改任何具备招标资格要求的企业。

  10、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下、5万M2以上(含5万M2)的群体工程需要设立一级施工项目经理部。( × )

  修改:一级修改二级。

  四、简述题(4×5分=20分)

  1、试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答案:

  可以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依据;可以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拨款的依据;可以作为建设项目与有关各部门签订协议的依据;可以作为工程建设基础资料的依据(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勘察资料、地形资料),也可以作为科学试验、设备制造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安排的依据;重大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安排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2、建筑企业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其表现为什么?

  答案:

  建筑企业素质包括领导班子素质、职工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

  3、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答案:

  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按照专业划分有: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多种经营管理、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民主管理等。在专业管理的基础上,全面考虑供、产、销和人、财、物、信息,建立和健全施工生产管理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四套管理系统,构成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系统。

  4、施工企业如何运行质量体系?

  答案:

  质量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实现质量体系要素要求和为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而对其进行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施工承包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应取决于组织协调 、质量监督、信息管理以及质量体系的前期审核和管理评审等一系列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

  A、组织协调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贯彻执行均有赖于“人”,为使质量体系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企业主要领导必须新自主持质量体系机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由于质量体系的运行涉及企业众多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内容,为使企业计划部门、施工部门、技术部门、试验部门、测量部门、检查部门等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在目标、分工和时间安排与空间布置各方面协调一致。避免因责任范围不清而造成空档出现,从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有序运转,同样会对行之有效的组织与办调工作提出很高要求。在施工承包企业。只有在企业领导亲自主持、质量管理部门积极负责。全体员工协同努力的情况之下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才有可能得以正常进行。

  B、质量监督

  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之中,企业各项质量工作及其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生偏离标准规范的可能,为此必须实施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可分为企业内部质量监督和外部质量监督两种方式,其中内部监督是指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的工程质量的自身监督机构所从事的工程质量监督活动或重在工程开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之中对企业质量体系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活动。质量监督的性质量符合性监督,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 续性的监视和验证,在此过程之中如果发现质量工作及其结果已偏离有关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则将此情况反馈给施工承包企业以利于其及时进行纠正,并在严重与必要时通过采取停工整顿措施以重新恢复质量 工作的正常秩序,从而使质量体系指导之下的企业各项质量工作和工程实体质量均能最终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C、信息管理

  有效的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是企业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在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只有建立并通过企业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对异常的质量信息所进行的连续反馈及处理过程,借助动态控制手法,才能使企业的各项质量工作与工程实体质量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需要强调,质量信息管理和前述质量监督、组织协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体现为异常质量信息必然来自于质量监督,而异常质量信息则需要依靠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因此,上述三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对维护企业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

  D、质量体系的前期审核与管理评审

  由前所述,施工承包企业进行定期的质量体系审核与不定期的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其目的一是对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通过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以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二是评价质量体系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质量体系结构中的不适用部分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因而,开展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与管理评审工作是保持施工承包企业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主要手段。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