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教育》精选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18

  1. 请分别说出术语CBE和CAI、CMI的全称,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答案)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Based Education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Education

  不同:CBE是研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所有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使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帮助教师管理教学活动和组织教学活动等。CAI是CBE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直接为学生服务。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的各种应用,包括教学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和图书资料管理。

  8.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历史

  从二十世纪50年代末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问世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普及应用阶段和综合发展阶段。

  研究试验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研究和试用,探索各种可能的应用模式,对效果和作用进行测量与评价,并且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普通应用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末): 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并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微机的价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和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高等优势,使微机迅速在教育应用上显示出它的价值。

  综合发展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末— ):这一阶段交叉学科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引入,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摆脱程序教学的单一模式,进入到综合性网络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授型模式是指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按教学的时间特性,教授型教学模式主要有实时讲授与非实时讲授两种类型,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开展适合的授课方式。而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教学,必须在相同时间、地点教授相同的内容。

  2.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可以直接对现有学校的哪些方面带来行之有效的变革?(答案)

  1)计算机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2)计算机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 3)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4)促进网络大学的建立

  评价原则:完备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4. 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学校中的应用可以直接对学校现有哪些方面带来行之有效的变革。请列举二个计算机辅助教育与教育变革的具体案例。(答案)

  案例一:为解决迅速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匮乏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国开始兴办网络大学。学员多为21岁至35岁之间的网络大学生,他们处于社会竞争前沿,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新变化、新要求,必须不断深造,而网络大学成为他们继续求学的很好途径。

  案例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计算机辅助教育过程中,教师原本单一传授知识的作用在逐渐淡化,而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作用将得到加强。教师可能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教学的研究者等。

  5.课件设计的各个阶段与作用?

  1)建立课件设计小组:是保证课件与学科整合的基础,真正有效的课件应该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整合的产物。小组要包括软件开发人员和学科人员。

  2)课件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重要的一环,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媒体选择。

  (3)课件结构设计: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呈现形式、整个课件的框架机构的设计。

  (4)课件界面设计:交互界面定义;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不仅能有效的实现个别化教学,而且能通过人机会话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学习。

  (5)课件制作脚本设计:目的是使课件制作人员不违背课件所需要的教学模式、策略和内容。因此,课件的脚本不是课件的帧页设计,它是一种课件教学设计思想的蓝图,是课件生成的重要文档。

  6.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类型及特点?

  线性结构:学生顺序接受信息,从一帧到下一帧,有一个实现设置好的序列。

  树状结构:学习这是沿着树分支展开学习活动的。该树状结构根据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

  网状结构:允许学习者在内容单元间自由航行,没有预置路径的约束。

  混合结构: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航行,但受主流信息的线性引导和分层逻辑组织的影响。

  7.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注意事项

  (1)色彩的配置:其是否协调对整个课件的观感很重要。课件帧页色彩配置原则是:力求使帧页色彩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形式、风格相一致;基调要统一,对比要和谐;底色应明快,装饰应新鲜、稳重。

  (2)画面间的变换和动画:切换效果对课件的交互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直接切换使换面的情节和动作直接连贯,轻快、利索感觉;淡入淡出经常连贯使用,是课件进行段落过渡的重要手段,常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慢转换表现动作、情节和过程的省略,使画面过渡和谐自然。

  (3)声音处理和解说词:背景音乐需优美与画面有关,气道烘托、陪衬作用,给人留下印象;声音需流畅、自然,适合计算机处理。解说词一般通过准确、精炼、有声有色来对画面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8.探究型教学模式与问题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区别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选择学习媒体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活动。

  特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

  问题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学习知识是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特点: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真实性任务; 以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鼓励自主探究; 强调支持与引导激发学习者高水平的思维; 强调社会性交流与合作的作用,鼓励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

  两者区别:探究型教学是指让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学习媒体内容的学习方式,独立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活动。问题型教学是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请说明探究型教学模式与问题型教学模式的异同之处。(答案)

  相同:两者都是以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鼓励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不同:探究型教学是指让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学习媒体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活动。问题型教学是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0.协作型教学模式(综合题)

  指在计算机多种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学习者,在交互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不仅涉及技术因素,也涉及社会、心理、组织、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特点: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原则

  活动原则;(2)交往原则;(3)个性原则;

  基于Internet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过程

  (1)协作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在沟通、亲和下,结成学习伙伴,形成团体意识,确定合作学习的主题。(2)通过进一步协商,制定合作学习方案,包括确定合作的内容、方法与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目标。(3)通过积极探索,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展开合作行动。(4)在协作成员的共同参与、积极努力下,完成协作的主题,取得合作成果,实现共同目标,用共同目标的达成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5)分析、评价合作成果,反思协作学习过程,总结协作学习的结果,商讨新一轮的合作意向。

  11、20世纪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过程

时间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化学习理论

核心技术

“问-答”式教学程序编制技术

分支式课件编制技术、智能CAI技术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类型

程序化教学

单机课件化教学

网络化教学

适用范围

主要是知识呈现和简单技能训练

用于个别学习与课堂演示

用于远程自主式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型学习、专题型学习等,适用范围广

主要优点

程序编制简单,学习中不会迷航

能模拟部分课堂教学,可编制多分支系列课件、适应性教学课件

学习资源全球一体化,能进行在线多向讨论与发现式学习,能自主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便于因材施教

主要缺点

教学结构呆板,学习效率低

课件可修改性差,难以适应教学变化

学习中易于迷航,信息传输受带宽限制

  12.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问题分析、信息收集、综合、抽象提炼、反思)

  (1)问题分析阶段:利用网络向学习者提供问题情境,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围绕问题与学习任务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计划 ;(2)信息收集阶段: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并展开行动,教师通过网络向学习者提供线索或资源,学习者根据任务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型;(3)综合阶段:经过信息收集的探索学习阶段后,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和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将其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4)抽象提炼阶段: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为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便对知识进行迁移;(5)反思阶段: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还要进行反思,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