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5)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3-17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19、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

  A、人的心灵活动的反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2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A)。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B、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

  C、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

  D、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D、实践观点

  25、真理是(C)。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2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D)。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自觉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2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8、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B)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9、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0、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D)。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