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6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考前巩固练习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6-23

  13.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A )。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14.口才的通俗程度与一般公众的理解程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B )。

  A.前者远高于后者  B.前者略高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前者低于后者

  15.描述可以独立运用于( A )。

  A.较短的口语交际  B.较长的口语表述 C.较短的书面交际  D.较长的出面表述

  1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意义结合的( A )。

  A.符号系统    B.工具系统    C.操作系统     D.心理系统

  17.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 B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辅助语言    D.态势语言

  18.一个口语表达能否称得上口才,关键在于有没有( D )。

  A.反馈      B.感情      C.意义       D.效果

  19.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明确指出:写文章做演说,就是“专为影响别人的”,这是指口才的( A )。

  A.目的性     B.综合性     C.技巧性      D.实践性

  20.如果某人的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的,能够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他口才水平为( A )。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特级

  21.公共关系口才必须符合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投公众所好”出自( B )。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内斯  C.科特勒     D.霍尔

  22.公共关系口才必须要协助完成公共关系任务,公共关系的中心任务是( C )。

  A.沟通信息    B.融洽关系    C.维护形象    D.促进工作

  23.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口头语言中的“音”是指( D )。

  A.信源  B.信宿    C.信息   D.符号

  24.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非对应性,造成了信息符号表示信息的( A )。

  A.不确定性  B.不对称性    C.不对等性   D.不明确性

  25.在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中,暂时中断原叙说而加入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然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是( C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