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6自考《大学语文(专)》考前巩固练习题十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14

  .阅读理解题:

  1.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健阿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段文字选自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段文字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上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特色?

  答:拟声、拟人、比喻、通感。拟声“轻轻重重轻轻”,既拟声、又拟形、拟节奏;“灰美人”拟人;“黑健  白健”比喻;“按摩耳轮”通感,由听觉到触觉。作者在语言表述上全方位调动感官去表现听雨的感  受;语言很富于形象性,是动态的诗的语言。

  2.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一凑合而成的。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昨日的事件,与今日的事件,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此数个复杂事件,与明日的数个复杂事件,更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选自李大钊《今》)

  分析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几个层次,并概括其层次大意。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到“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主要提出“过去”、“未  来”皆是“现在”的观点。第二层,到“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主要论证每个时代的思潮  几乎都是由过去的时代思潮凑合而成的小论点。第三层,到最后,总结“过去”、“未来”全仗“现在”   联结从而成其连续的道理,指出“今”最为宝贵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今”最为宝贵。采用了引证法,如引述哲学家对于过去、未来与现在的论断说明三者的关系。采用了例证法,如举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感泣的例子论证时代思潮的来源与影响。采用喻证法,如“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论证“今”的重大影响。

  3.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梁实秋《寂寞》)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说的“寂寞”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寂寞”有何不同?分析这段文字的行文线索与叙述层次。

  答:这段文字中的“寂寞”指的是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作者对这种心境是

  持肯定态度的。这与我们寻常所说的“寂寞”不同。寻常的寂寞指的是因孤单或环境的单调而引起的

  内心孤独、心绪低落。主要是从情感的层面进行描述。而作者的“寂寞”是上升到内心与人生态度的

  层面。从感情色彩来说,寻常所说的寂寞是低沉的,通常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是略显消极的,而作者的

  “寂寞”是积极的,以享受寂寞为福。

  行文线索主要是寂寞的涵义。作者对寂寞的涵义逐层阐释。首先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即从日常感

  受的角度来描述寂寞的状态;然后通过在礼拜堂的经历来说明寂寞时的内心感受。最后通过一些反例

  来说明寂寞是一种难得长久享受的清福,实际上点出了寂寞的深层涵义: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

  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

  4.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在书本上见到过的事,都可以片断地在梦里出现。如一个人只到过北京、武汉,没有到过上海,他做梦时也可能到了上海,因为他听说过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在他梦境里的上海绝不是真正上海市的面貌,而只是北京、武汉某些情景的模拟。入睡时身体内外环境的某些刺激,与梦境也常有联系,如口渴干燥,可能梦见吃灼热的东西,又如睡眠时半身露在被褥外面,受到寒冷的刺激,可能梦见跌在冷水池里。梦境也可能是一种感情流露,个人主义者梦见了自己的奢望实现,热爱工作的人梦见生产高涨的境况。这些都可以用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来解释。

  这段文字选自傅连暲《说梦》。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怎样的行文风格?

  答:主要采用了举事例的说明方法。例举了各种导致梦境的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的情形。也用到作比较的

  方法,如将个人主义者与热爱工作者的梦境相对列出。其行文风格是将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相结

  合,深入浅出,故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中又有通俗的解说。

  5.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对于先秦时代、两晋六朝是褒是贬?为什么?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哪些风格特点?

  答:作者是褒扬先秦和两晋六朝的。因为作者表达了对这些时代逝去的遗憾,十分怀念这些时代,后文

  的“高远、恬淡、素雅”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些时代的赞赏。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特点:态度鲜明,直言无隐,把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态

  度传递过去,直接把自己的喜好,自己所执著的东西传递给儿子;思路开阔,深厚的学养渗透其中,

  使得家书具有了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同时充满了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辨色彩;关怀无微不至,例

  如提到正在寻找一本合适的《世说新语》寄给儿子,而文笔简洁,毫不拖沓。

  6.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这段文字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请分析其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与其语言风格。

  答:采用了拟声、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拟声如“细细琐琐屑屑”,既拟声、又拟动态、拟节奏;

  拟人如“屋顶上呼吸沉重”;比喻如“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通感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

  该文在结构上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营造了一个博大的情感空间;语言上寓以诗歌句法;表现手段

  上全方位调动感官。作者全方位调动感官去表现听雨的感受,语言很富于形象性,是动态的诗的语

  言。拟声手法的运用亦受到诗歌语言的影响,拟声兼而拟形。

  7.唐代的韩愈,强调不要埋没人才,在其《杂说》之中谈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提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宋代黄庭坚在《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中感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确实,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

  要发现人才,贵在识才。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认识也颇有见地。三国的诸葛亮在其《便宜十六策·阴察》中论述:“洗不比江河,要之却垢;马不比骐骥,要之疾足。”就是说,洗涤不一定非要去大江大河,重要的是能够除掉污垢,马不一定非要骐骥,重要的是能够跑得快。而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指出,挑选马匹,往往因为是瘦马就不予理睬,结果漏掉了良马;选拔人才,往往因为是贫士就看不起,结果失掉了贤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识别贤才,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汉代徐干在《中论·修本》篇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三国曹植《矫志诗》道:“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两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

  答:中心论点是贵在识才。主要用到举例论证的方法。两段之间的关系是层递关系,第一段的观点句是“提

  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指出要有识才之士,否则人才会被埋没。第二段的中

  心句是“贵在识才”,通过大量的事例,阐明了这个层次的分论点: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而识

  才的方法,是对上一段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8.人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美感)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什么问题?用到哪些说明方法?行文的层次是怎样的?

  答:主要说明人的建筑美感的来源。主要用到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类,如直觉情绪与审美判断

  的归纳,客观与主观的分别。举例子,如列举了许多中外著名建筑的风格,给人的具体感觉形式无不

  包涵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其行文的层次是以建筑美感的来源为线索逐层深入的,首先从人对建筑的美

  感的客观来源说起,再进入人的主观感受的层面,然后对于建筑的客观形式与人的主观感受之关系进

  行分析说明,水到渠成地说明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

  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