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2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20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是( )。

  A. 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的货币  B.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 不断增值无休止地运动

  E.一个历史范畴

  2.剩余价值的产生( )。

  A.既不在流通中,又不能不在流通中 B.既不在流通中,也不在生产领域中

  C.是在生产过程中,流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D. 是在资本家省吃俭用的消费过程中

  E.是在流通中贱买贵卖的结果

  3.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 工人只有在劳动了以后,资本家才支付给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E.工资依劳动熟练程度大小而不同

  4.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 )。

  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

  C.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E.计时工资、计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5.剩余价值( )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是产生于售卖阶段的价值

  E.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6.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 )

  A、具体劳动时间 B、抽象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E、个人劳动时间

  7.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要素包括( )

  A.劳动者用于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者享受生活的费用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E.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8.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在于( )

  A.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 B.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C.前者为买而卖,后者为卖而买 D.前者为卖而买,后者为买而卖

  E.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三、计算题

  1.某资本主义企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4小时。试计算:

  (1)原来的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2)现在的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2.1936年天津某毛纺厂的工人平均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一个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售价2元。生产12磅毛线需要消耗劳动资料和原材料为21.6元。试计算:

  (1)一个工人12小时创造新价值多少?

  (2)创造的剩余价值多少?

  (3)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

  3.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4.某企业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为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价值逐渐转移到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万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试计算:

  (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四、辨析题

  1.资本是以商品、货币等形式存在的,所以,一切商品、货币都是资本。

  2.剩余价值是有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

  3.如果雇佣工人的人数和劳动日长度不变,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4.剩余价值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5.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6.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7.超额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五、论述题

  1.试论剩余价值的产生

  2.试论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3.试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过程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