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章节试题:第8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04

  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5个正确答案)

  1、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 )等心理条件的制约。

  A.思维发展的水平

  B.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

  C.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水平

  D.感觉发展的水平

  E.情感发展的水平

  2、要能自觉地反思人生意义,个体的自我意识必须达到以下发展水平,具体为( )。

  A.自我控制能力高度发展

  B.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与统一

  C.自我体验成熟

  D.独立意向的扩展

  E.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稳定地映入自我意识

  3、要使个体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其思维发展应达到一定的水平,具体为( )。

  A.思维对象的社会性

  B.思维能力的分化与未来职业定向相联系

  C.思维策略水平的明显提高

  D.思维具有极强的独立性

  E.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4、学校环境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A.教学因素

  B.学校的学习条件

  C.师生关系

  D.同伴交往

  E.学校的组织气氛

  三、判断题

  1、个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生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两个部分。 ( )

  2、价值观给予人生观、世界观以一般的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 ( )

  3、通常人生观、世界观在形成的时间和成熟的程度方面要早于价值观。 ( )

  4、成年初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的时期。 ( )

  5、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开始形成价值观。 ( )

  6、个体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责任心、荣辱感也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前提之一。 ( )

  7、从对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来看,个体思维发展过程中思维对象的社会性、分化性和思维形式的策略性、辩证性这些特点中尤以思维的分化性和思维形式的策略性最为重要。 ( )

  8、进行“三观”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心理素质。 ( )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C 6、D 7、A 8、D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 2、BDE 3、ABCE 4、ACDE

  (三) 判断题

  1、×2、×3、×4、√5、×6、√7、×8、√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