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专项试题:问答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21

  11、培养语感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吴P117)

  第一,指导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中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第二,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第三,把朗读和想像结合起来,在朗读中激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和情感体验。

  12、“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3、简述第二学段(小学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目标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14、朗读常见的方式有哪些?(吴P159)

  个别读、齐读、分组读、轮流读、设擂读、分角色读、自由读、引读、跟读等。

  15、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哪些?P204

  词句段篇的教学;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精读、略读、速读的训练;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课外阅读的指导等。

  16、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17、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8、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评价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求真情:作文评价要努力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鼓励独立有创意的思考和想象。

  重过程:评价要重视材料准备过程,考查占有运用材料的方法、途径。

  多修改: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关注修改的态度、内容、方法。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

  19、《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2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③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④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