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7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15
中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A.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B.写出文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语句。
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参考答案:
A.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 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B.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C.志同道合:兴趣,观点意见都一致; 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A.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B.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C.指出文中侧面烘托张巡形象的句子。
参考答案:
A.从容镇定,视死如归(考提示);
B.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考语文知识);
C.众泣不能仰视(考语文知识)。
3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A.这里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B.“但是清晨的微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C.说明这段文字中“我”的感情。
参考答案:
A、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B、象征作者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C、 对封建家庭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愤恨,对新的生活道路的向往,憧憬。
39.阅读《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回答问题: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A.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
B.指出上片所用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C.下片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
参考答案:
A、这是一首悼亡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运用枚乘的《七发》的典故,比喻丧偶之痛;
C、“原上草,露初晞”借典故抒情,借比喻抒情; 借景抒情;“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借举止抒情。
40.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A.为什么说这段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B.如何理解作者所言“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C.这里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参考答案:
A、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加上作者的提示,揭示出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
相符,甚至悖反的现象。
B、揭示出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相符,甚至悖反的现象 :爱到极处,反生
争吵,爱之越深,争吵越激烈;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的超时代和国界的现象。
C、心理描写。
五、作文(30分)
41.以《独自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独自”,表明只能是一个人,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或“他”。相近词语有“独立”、“独力”、“孤独”等。既然是“独自”,感受就应该是个性的,最好是在某个特定情境、状态中生发出来的。“面对”,即“直面,不回避”。它引出了广阔的选材空间和多元的立意范畴,面对的对象是无数的,宏观上看可以是自然,社会,人生,当然应该落实到具体的人、事、景、物,或个人的某次经历。无论是面对一件美好的事物,还是面对一种丑陋的现象;无论是面对成功,面对荣辱,还是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都应展示个人真实感受的心路历程,或彰显独特的人格力量,或阐述一种独特的生存理念,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无论是以何种文体作文,其立意都应该是明确而集中的,不应是分散的、模棱两可的,且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