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10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4

  二、简答题

  1、简述个性心理倾向性。(P323)

  个性心理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它是推动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总的个性倾向和态度。一般说来,小学生还没有形成非常确定的信念,更没有形成世界观,他们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和理想等。

  2、为什么说教师的责任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

  (1)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个性的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分班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教师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由校园、课堂、班级风气构成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是操纵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环境刺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活动。

  (3)教学就是一个为适应学生和促进学生的适当反应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学生与教学、教师二者之间应是积极的互动关系。

  (4)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的行为受其个性和环境二者共同制约。因此,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使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

  3、简述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1)能力的质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个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其次,在一般能力上,每个人也有个别差异。

  (2)能力的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早晚上。

  4、简述男女生的心理差异。

  (1)智力的差异。在智力成分上,女性在感知、人的注意、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言语流畅性等方面优秀。男性则在视觉、物的注意、理解记忆、抽象记忆、抽象思维、言语的逻辑推理上优秀。男性在智愚上较为悬殊而女性的智力发展均匀。女性智力发育早于男性,也比男性发育终止早,所以先是女性优于男性,随后男性赶上并超出。

  (2)兴趣的差异。男性兴趣偏于理科,爱好科技、体育和国内外见闻;女性则爱好文科,对文艺作品感兴趣。

  (3)成就动机的差异。女性成就动机低于男性,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

  (4)社会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女性在同情他人、关心集体等方面的认识和情绪体验都明显强于男性。意志品质上男性勇敢刚强、开朗但急躁粗心,缺乏自制,而女性安静怯懦、心胸狭窄、认真踏实、责任感强。

  5、个性的性格特征。(P330)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与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

  6、男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1)在注意力的发展方面,男性较多定位于物,对物的注意稳定性较好、持续的时间较长;女性的注意则较多定位于人,对人的注意稳定性较好、持续时间较长。

  (2)在记忆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对具体事物的记忆较为精确。女性的短时记忆也优于男性。

  (3)在思维的发展方面,男性倾向于抽象思维,其水平高于女性;女性则偏向于形象思维,其水平高于男性。

  (4)在言语的发展方面。由于言语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女性偏于言语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男性偏于言语的抽象性,能掌握较丰富的概念性词语。在言语的流畅性上,女性优于男性。而在言语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上女性不如男性。

  (5)在想象力的发展方面。由于男性偏向于抽象思维,所以男性的想象力常带有逻辑性。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女性想象力常带有形象性。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