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8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4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8章

  第八章 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

  2、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性与倾向。

  3、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

  4、对于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唯智派(动机论)强调说理教育;行为派(习惯论)强调行为训练。

  5、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

  6、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7、道德信念:是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的动机。

  8、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9、道德感:是与一定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如,人的自尊感、荣辱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人道感、同志感等等,统称为道德感。

  10、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分三种: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1)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

  (2)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3)伦理性的道德感:是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

  11、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

  12、抗诱惑:是指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但能得到酬偿的行动。

  13、道德性发展研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14、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简答P261):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是: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岁)

  (3)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15、皮亚杰的两种规律性发现:

  (1)儿童在判断行为的对错时,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2)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发展的。(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出现年龄在10岁以后)

  16、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进行研究,认为,道德成熟是一种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提出“道德判断晤谈法”,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将道德判断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3)后习俗水平(原则水平):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最高阶段)。

  17、科尔伯格与皮亚杰的研究不同之处:皮亚杰侧重理论研究,科尔伯格强调应用研究。

  18、道德性形成内外条件的研究: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1)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与教育。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可能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改变的。认为决定影响道德行为的是:环境、榜样、强化。

  (3)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决定是否产生移情的条件有初级移情、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自我概念。

  19、章志光“品德形成内外条件及动力系统”研究:于1990年提出了品德形成的三维(生成、执行、定型结构)结构的理论模式。

  20、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性)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21、价值取向:某种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知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

  22、价值澄清法:50年代由拉斯提出,经西蒙和哈明加以发展的一套价值观培养方法。任何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价值观,须经三个阶段:选择、赞赏、行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