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1

  参考答案:

  一、1C2B3A4D5A6A7B8B9A10B11D12C13B14A15B16B17B18A19D20D

  二、多选

  1AC2BC3ABC4ABD5AD

  三、填空

  1教育因素 游戏形式 2玩具本身 身心发展水平 3角色扮演即以人代人 对物品的假象即以物代物 情景转变 内部规则4 游戏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5形象玩具

  四、简答

  1.

  (1)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2.

  (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2)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3) 在户外进行游戏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

  (4)游戏给儿童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又保证了儿童的健康

  3.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第一层次是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包括机本身村需要、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第二层次是认知发展的需要包括理解环境的需要和影响环境的需要,以及最佳觉醒水平的需要。第三层次是社会性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包括社会性交往、自我实现和尊敬的需要。

  4.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由而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3)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正确的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5)在结构游戏中,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5.

  (1)游戏扩展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五、论述题

  1.

  (一)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小班的幼儿有模仿成人活动的愿望,但不会明确提出玩什么游戏,只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因此需要教师更多的利用玩具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儿童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主题,并去实现它。

  (二)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小班的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儿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的模仿这一角色。

  (三)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小班儿童自我调节活动的能力较差,往往长时间的从事一种活动,由此可见,通过观察刻及时发现儿童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四)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小班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比较强,教师可以担任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在一个角色上,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五)使幼儿愉快的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对于小班儿童在游戏结束前,应是儿童有思想准备。

  2.间接地言语方式重在启发.诱导.暗示幼儿去如何做,主要包括建议.描述.询问.重述.评论等具体策略。

  (一)建议;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指导。

  (二)评论;教师通过言语,自己或与儿童共同评论游戏中的儿童及行为,表扬和肯定正确的,也可以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

  (三)描述;教师用言语来描述儿童的行为,是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意义有更明确的意识,同时,教师的言语也为儿童描述自己的行为提供了范例。

  (四)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五)重述;是指教师在于学前儿童的交谈中,采用有变化的句子结构,重述儿童刚才所讲的话,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句子结构,或不同的句型,使儿童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的话说一件事情。

  (六)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幼儿探索思考与表达。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