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学前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9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07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D 5.A 6.A 7.B 8.D 9.C 10.D 11.D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的情绪表现,如,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

  三、简答题

  1.答:(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4)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2.答:(1)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影响。

  ②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

  ③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④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

  ⑤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索活动。

  ⑥有美感情绪色彩的词和有恶感的词相比,前者识记效果明显地好。

  (2)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

  ②幼儿仍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③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3.答: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阶段;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阶段;

  (3)怕生阶段;

  (4)压力感阶段。

  四、论述题

  1.答:(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① 情绪的社会化。

  ② 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③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举例分析以上各点。

  2.(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①保持和谐的气氛;

  ②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

  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但不能过分溺爱和过分吝啬爱。为人之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还要理智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态度。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①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

  ②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③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①转移法;

  ②冷却法;

  ③消退法。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五、案例分析题

  1.(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转移法,当莉莉又哭又闹时,妈妈采用了带莉莉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莉莉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莉莉情绪的作用。

  (2)联系实际说明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

  此外,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还有:

  ①冷却法。即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比如,孩子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不给吃就哭闹。如果妈妈说:“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动。可以采用给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的声音录下来再让他听,然后和他讲道理的方法。

  ②消退法。即孩子的消极情绪采用条件反射消退、不予理睬的方法。如,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否则哭闹,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的时间会逐渐减少,最后不哭也安然入睡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