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6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08

  1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17 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18、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 A )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 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19 .在移情训练中,教师提问幼儿:“如果你是一位老年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不

  便,你的心情会怎样?该怎样对待老年人?”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C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 D.情境表演

  20.下列各种方法中不属于直观形象法的是( A )

  A.讲解法B.示范法 C.观察法D.范例法

  2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幼儿教育的什么倾向提出的?( A )

  A.小学化倾向B.多元化倾向 C.游戏化倾向D.活动化倾向.

  二、填空题

  1、角色扮演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认同)和(内化)。

  2、幼儿园教学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是不同于(游戏)、(劳动)、日常生活等活动的教育活动。

  3、(教学活动)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

  要途径。

  4、运用发现法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创设良好的环境)、(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描述自己发现的成果)、(多鼓励或赏识)等。

  5、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6、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7、根据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参与形式,可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