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02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C 3.A

  二、 名词解释

  1.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2.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

  3.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

  4.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影响心理活动进行的方向。

  三、 简答题

  1.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2)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3. (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易冲动、自制力差;(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4.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

  (2)在道德动机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只有在学前晚期儿童身上,才能初步看到独立的、主动的社会道德动机,但这些道德动机基本上仍然受具体的道德范例所支配。

  (3)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 的效果,而看不到行为的动机,更多的仅根据行为的结果而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能从社会意义上来判断道德行为,比较注重人的动机、意图。

  四、 论述题

  1.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2.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

  (2)在道德动机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只有在学前晚期儿童身上,才能初步看到独立的、主动的社会道德动机,但这些道德动机基本上仍然受具体的道德范例所支配。

  (3)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 的效果,而看不到行为的动机,更多的仅根据行为的结果而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能从社会意义上来判断道德行为,比较注重人的动机、意图。

  3.(一)性格的形成

  (1)性格的结构。

  (2)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二)性格的发展

  (1)学前时期是性格开始稳定和形成的时期。

  (2)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改变其不良的性格特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