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国际商务管理学》章节试题:第4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3
中二、名词解释题
1、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2、价格管制:指政府用限价的办法来影响外国投资者的营销活动。
3、进口限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押金制度、高额关税制度等制度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
4、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一种,特指对无形财产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
5、倾销:是指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地区)的商业行为。
6、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是对利用市场势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进行处罚的各种法律的统称。
7、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达到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以法令形式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三、简答题
1、政治法律环境考察的内容是什么?
答:(1)该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治环境的稳定性;
(3)该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
2、如何对政治环境进行评估?
答:(1)在日常的市场调研活动中应重视对公司国际商务管理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政治因素的情报的收集和研究;
(2)对于重大的政治环境变化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
(3)可以向专门从事国际评估的机构咨询。
3、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法律制度有哪些?
答:(1)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2)反倾销与反托拉斯法;
(3)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法;
(4)合同法。
4、政府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哪些?
答:(1)设立专门组织;
(2)建立商业情报网;
(3)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
(4)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
5、政府如何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协调?
答:(1)通过与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谈判为本国企业从事国内和国际商务活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以国内法规或管制的方式影响本国和外国公司的经营活动;
(3)以外交和行政措施直接干预国际商务活动。
四、论述题
试论述国际商务管理活动所面临的法律环境的特殊性。
答:(1)与国际商务管理有关的国内法律;
(2)国际性法律与组织;
(3)国际商务管理面对的国外法律体系。
五、案例分析题
我国浓缩果汁反倾销案再传佳音。3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原针对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反倾销一案下发了第二次表决意见,法院在意见中确认了美国商务部在2002年11月对包括山东中鲁、烟台源通等5家上诉企业零税率的再次核算。这也就是说,美国商务部不可能在最后的上诉中再对零税率进行更改。相应地,在此案件最终结束的时候,中鲁等6家(含一审即获得零税率的烟台安得利公司)企业的税率将维持为“零”不变。 据悉,美法院已要求美国商务部在45天内就此次二次表决作出回复,然后原、被告双方再对商务部的新决定在30天内作出评价。等双方作出反应后,国际贸易法院将作出最终的裁决。 相关链接,1999年3月,美国8家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高达91.84%的反倾销税,企图将中国苹果汁挤出美国市场。我国有11家企业奋起应诉,2000年6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我国10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平均税率为14.88%,非应诉企业的税率裁定为51.74%,裁决的结果对我国浓缩苹果汁市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未应诉企业在美国市场全线萎缩,发展严重受挫。2000年7月,山东中鲁、陕西海升等9家浓缩果汁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上诉美国商务部;2002年11月15日,中国应诉企业中除一审即获得零税率的烟台安得利公司外又有5家企业获得零税率。
1、何谓倾销?一般认为倾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当一国政府认定外国企业通过倾销侵害本国企业及本国经济的利益时会采取什么手段加以阻止?而外国企业受到进口国政府的制裁时应如何面对才会降低自身的经济损失?
答:倾销是指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地区)的商业行为。一般认为倾销的目的是外国企业通过倾销的方式将本国企业驱逐出某个行业市场后,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抬高产品价格,谋取垄断利润。当一国产品在他国某出口产品的低价倾销下遭到损害时,便可以此为由对这种进口产品课以重税从而达到阻止的目的。当外国企业受到进口国政府的反倾销制裁时,应积极建立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发挥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全面调研进口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聘请丰富经验的律师积极从事反倾销应诉。
2、一般国家反倾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按照WTO规定,实行反倾销制裁有哪些基本条件?
答:一般国家反倾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国内的产业不受损害,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按照WTO规定,实施反倾销制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出口方有倾销行为;第二,进口方国内企业受到损害;第三,该倾销行为与该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