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6年自考《经济思想史》专项练习题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5-24

  名词解释

  1、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又称重农主义学派,它指的是十八世纪下半期法国大革命前夕以魁奈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所组成的学派。

  2、古典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成长到确立阶段形成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它开始于17世纪中叶(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于19世纪初。大约经历了近二百年时间。

  3、斯密教条

  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重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4、“萨伊定律”

  萨伊销售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它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本否认资本主义存在供求脱节和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5、李斯特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李斯特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6、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萨伊的分配理论以他的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在他看来,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效用,也即产品的价值,它们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就得到相应的报酬——工资、利息、地租。这样,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源泉。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观点归结为“三位一体公式”,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7、“时差利息论”

  庞巴维克提出主观评价加时间差说明分配的“时差利息论”。他把物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就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即现在物品;一类是现在无法消费而能满足将来需要的物品即未来物品。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不同,从而产生价值的差异。因此,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与价值差价相等的“贴水”即利息。

  8、数理学派

  数理学派也称为数理经济学派,被看做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有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