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要考点解析:艾炷灸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30
中艾炷灸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于皮肤上施灸的方法
①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蒜汁,然后将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的壮数灸完为止。可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②无瘢痕灸
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间接灸
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
① 有隔姜灸(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针刺数孔)、②隔蒜灸(可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作用)、③隔盐灸(干燥的盐填敷于脐部,有回阳、救逆、固脱作用,不拘壮数)、④隔附子饼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