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针灸学》重要考点解析:腧穴总论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4

  16、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17、郗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之为“郗位”。“郗穴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18、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19、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之为“募穴”,又称之为“腹募穴”。

  腹募穴均位于胸腹部的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近,

  20、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

  21、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经气汇聚的8个腧穴,称之为八会穴。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其他的位于四肢部,

  22、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之为“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23、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24、第25页表格,尽量背

  25、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又名“一夫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