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理论知识针灸精选知识:足太阴脾经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29
中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与脏腑器官联系:脾、胃、心;膈、咽、舌。
(二)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SP二十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血证及肝肾,泌尿生殖与舌病。
1、隐白 (Yǐnbái,SP1)(井穴;别名“鬼垒”)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隐白大趾内甲角”
[主治]
①血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吐血,衄血等慢性出血证;“崩漏要穴”
②心胸神志病:梦魇,多梦癫狂,惊风,胸痛,心痛;
③脾胃病:腹满,暴泻,黄疸呕吐;
④局部:足趾痛。
[操作] 浅刺0。1寸。治血证多用灸法。
2、公孙 (Gōngsūn,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主治]
①脾胃肠腑病证: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
②神志病证:心烦失眠,发狂妄言,癫狂痫等;
③冲脉病证:逆气里急,冲逆攻痛,气上冲心(奔豚气)等;
④妇人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胎衣不下;
⑤局部病证:足痛,足肿等。
[操作] 直刺0。6~1。2寸。
3、三阴交(Sānyīnjiāo,SP6)(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取法] “踝上三寸三阴交”
[主治] “统治三阴病变”
①脾胃病:腹胀,肠鸣,泄泻,消化不良等;②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女子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男子遗精,阳痿,遗尿等;③皮肤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④神志病:失眠,多梦,癫狂,惊风,中风,高血压等;⑤局部病:下肢痿痹,脚气等。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据现代实验研究,针刺或电针合谷,三阴交,20分钟后,孕妇宫缩明显加强。
4、地机 (Dìjī,SP8)(郄穴,别名“脾舍”)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取法] “陵下三寸地机朝”
[主治]
①妇科病:痛经,崩漏,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等;
②脾胃疾患: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急性胃肠炎在此穴有过敏压痛)等;
③泌尿生殖系疾患:小便不利,遗精,疝气;
④腿膝麻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