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中医理论知识针灸推拿操作指导: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部位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9

  儿科推拿疗法一般都是施法于穴位,也有施法于某个面或经络,如捏脊法主要作用部位在督脉和膀胱经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如下。

  1.头面颈项部穴位百会、天门(攒竹)、太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水沟)、迎春、牙关(颊车)、印堂(眉心)、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等13个穴位。

  2.胸腹部穴位天突、膻中、乳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天枢、丹田、肚角等10个穴位。

  3.背腰部穴位定喘、大椎、肩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等11个穴。

  4.上肢部穴位脾土(脾经)、肝木(肝经)、心火(心经)、

  肺金(肺经)、肾水(肾经)、肾顶、肾纹、大肠、小肠、四横纹、小横纹、掌小横纹、胃经、板门、小天心、内劳宫、内八卦、一窝风、膊阳池、总筋、大横纹、十王(十宣)、老龙、二扇门、少商、虎口(合谷)、甘载、二人上马(上马)、威灵、精灵、外八卦、外劳宫、三关、天河水、六腑等35处穴。

  5.下肢部穴位箕门、百虫(血海)、鬼眼(膝眼)、足三里、止痢、三阴交、鞋带(解溪)、丰隆、涌泉等9个穴位。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