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中现有矛盾的思考
来源 :晋城市教育局 2019-01-26
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中现有矛盾的思考
随着时代发展,加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了热门主题。但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传统文化的教育仍有一些有待改善之处。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矛盾之处,对缓解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矛盾提出了一些看法。
新时期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加速,中华民族也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逐渐意识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拾起了祖先们守护千年的书本,尝试补上这“落下的一课”。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再次回归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作出贡献。在这样的新情况、新要求下,以传统文化孕育时代新人,培养既有文化底蕴,又能面向未来的现代中国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时代关注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中国风范的新时代青年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人们现在依然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古代诗词、文章几乎全部是在中小学阶段通过语文课堂学到的,这无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精神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依然有其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就以前文所提到的现象为例,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让学生记住了几篇诗文,还远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矛盾的方面上:
一、知识性与趣味性之间的矛盾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背诵一定的古文名篇,了解相当的文言知识,知晓部分的民族风俗是必然的要求,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流于空洞乏味。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们也叫苦连天。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教学手法单调
说到传统文化的教学,我们不禁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文化教学方式——私塾。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私塾先生们上课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古时先生们带着学生们念文章,背文章,却又不求甚解,只求背下来就万事大吉。
而这样的手法在现代在教学中也不时能够见到。教师带着学生读课文,解释一下词义,翻译一遍,便也“万事大吉”了。如此这般单调乏味的教学,教师们倒是省事不少,可是学生们便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只粗浅地学到了一些皮毛,味同嚼蜡。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知识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而趣味性可以更多地体现在由老师带领、或是由学生自发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也就是说,通过组织一些有趣而有益的传统文化实践、应用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文化教育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割裂。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中,在枯燥地背书之外,也有相当一些富有趣味的实践、创造活动,比如“对对子”就是其中很有趣味的一种活动。而关于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的笑话和趣闻,人们也耳熟能详。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穿插一些像这样的富于趣味的活动,对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亲切感很有助益。
而在这些为了增强传统文化教学中趣味性的活动中,除了较为传统的成语接龙、对对子、诗词品鉴之外,还有几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值得推荐。深圳新安中学的吴鸿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论语》时,在学生们都已通读的情况下,开展了一系列富于创新性的赏析、评论,之后又在学生中间就《论语》思想与现代思想的话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先后有一百余名学生发言,在发言中直接引用《论语》原文的达到70%以上;而《论语》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也纷纷被学生整理出来,以作为辩论的依据。此情此景仿佛让人穿越回了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们是不是也是如此这般在孔子座前争论、思辨?这样充实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仅在知识性和趣味性间达到了平衡,更是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此外,江苏扬中钱吕明老师在教学中重拾传统,将中国古代富有趣味的,给身边的朋友、器物起雅号的方式重新带回了课堂。让学生们运用自己学到的古典文化知识,给身边的朋友和器物起一些极具文化色彩、文雅优美的名号。这样的活动拉近了学生的思维与古代文人思维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的看待身边的事物,有趣之余更是让我们机械化的现代生活充满了文化韵味。
(二)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偏重一方,没有做好平衡
在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可以分为知识性内涵和精神性内涵。传统文化的知识性内涵主要包括流传千古的名文名言、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和传承不绝的语言文字等;而传统文化的精神性内涵则是指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先的爱国精神、好学上进的明智精神等。这两个方面在教学中应当并重。
过于偏重知识性则无法以文化养育精神,教学沦于琐碎;过于偏重精神性则无法赋文化以形象,无法让人“身临其境”,教学沦于抽象。琐碎则令人疲倦麻木,抽象则令人望而生畏。传统文化教育只注重细节如字词、句法等,便会让学生心生厌烦,学习流于机械;过分强调精神内涵则令学生无法亲近,敬而远之。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考试之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其成果自然无法用应试考试的形式来考察。也就是说即便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成长,其成长也无法在现有的应试考试中得到分数上的体现,这是颇为遗憾的。同时这也是现阶段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阻力。学生和老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残酷的竞争摆在面前,学生和老师的精力自然要放在应对考试和提高成绩上。这在较长时间内是无法根本改变的事实,也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矛盾。
三、保守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言及传统文化,如影随行地伴随着一个词:保守。若是说一个人很“传统”,那多半不是褒义,更可能是指其墨守陈规,冥顽不灵。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若是在同学眼中成为了“老夫子”的代言人,只怕会令人心生沮丧,失去动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反思传统与保守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孕育的,我们现代日新月异的生活自然使得现代的的思想、文化与古时大相径庭。如果硬要将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合时宜,应当与时俱进的内容生搬硬套到现在的生活上,当然会被投以不一样的目光。而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明如何和谐共舞,也是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一个课题。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开放精神、包容精神,当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保守性。万国来朝是中华,闭关锁国也是中华;封狼居胥是中华,东亚病夫也是中华;四大发明是中华,落后挨打也是中华。在社会繁荣,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的时代,人们便会将中华文化中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一面发扬得淋漓尽致,以自信、进取的精神面貌面对世界。举凡这样的时代,不仅经济发达,其文化传承与创造也必然是硕果累累。中国人所言的“梦回大唐”便是对这种辉煌的追忆。而如果中国社会趋于自我封闭,不仅经济发展裹足不前,就连文化传承和创造都显得羸弱不堪,死气沉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便会沦于猥琐与狭隘。
而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进取的时代。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的方面,发扬传统文化中自信包容的方面。以传统文化滋养现代意识,以现代文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要注意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保守与落后的方面。这并不是说在教学中要刻意隐藏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方面,而是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将这些不合时宜、腐朽落后的部分暴晒在我们现代文明的阳光下。在充分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其中必然存在的时代缺陷的基础上,对其不足进行认识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部分人陷入教条主义的思想中而对社会进步产生不利影响,更能够让学生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思考我们当今时代的不足,学会以辩证发展的方法看待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应当注重宏扬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开放包容、自信爱国的方面。让传统文化的营养滋养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对于传统文化中较为保守封闭的方面,则应理性看待,不应拘泥于传统而否定当今的时代主旋律,更不能逆时代潮流而行。
晋城市第五中学校 田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