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谈中考改革:让考试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助推器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16
中近日,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以及分值上均作出了较大调整。中考改革遵循什么思路?会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何种影响?今后中小学教育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做客光明网“育见新时代”栏目,对中考改革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中考改革遵循了怎样的改革思路?
储朝晖:中考改革是整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部分,北京市中考改革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进行的较早。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就出台了高考中考改革的《意见》,基本思想就是尽可能降低分数在考试中的比重,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都能在中考当中得到体现。
原先的中考主要是通过一次考试的分数来决定学生进什么样的高中。改革以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放入考试中,体现了既要看分数,也要看素质的精神。比如北京中考对考试科目的组合进行了变动,原来的考试科目是指定的,有几门课必须考。而改革后的中考采用了“五加三”的形式,语数外必考,每门课150分,其他科目可自由组合,这样就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或者有优势的科目。目前,各省也都发布了中考改革的相关文件,虽然各地有差异,但总体思路依然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而不是只用一次分数来决定升学。
记者:我们应如何理解本次中考改革?
储朝晖:在教育当中,通常包括评价管理教学三个重要的环节,如果考试制度不改变,教学管理也很难改变。之前实行的新课程改革就走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考试制度没改,而是只改革课程,那么不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次把中考高考改革跟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效果才会充分的体现出来。
那么,考试制度应该怎么改呢?事实上不光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这次的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就是一次如何与全世界考试招生制度更好结合起来的探索,但在探索过程中,中国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很多教师家长考生的思路跟不上。
很多人认为考试只看分数,我考的比你多一分我就自然上去了,考得少一分自然就上不去。但是,仅仅看分数是不全面的,分数很难充分地体现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我们这次的改革,从仅看分数到更加完整全面地参考学生整体发展情况,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在这一点上要获得广大家长学生包括很多老师的理解,还需要过程。
记者:本次中考改革对中小学教育将产生哪些影响?
储朝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小学教学受考试的影响比较大。有一个名词叫应试教育,就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但是,考试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成长发展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孩子,优势是不同的,那么他不可能通过这种应试考试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中考改革后对中小学的影响就是让一些有不同个性特点、不同优势的孩子,通过中考能够有所表现。
那么对未来的影响,我认为,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制度上还会进行逐步的调整,但是整体思路不会改变,那就是让考试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助推器,而不是限制。
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紧跟考试走的学习习惯。这样个人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就不能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所以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对中考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随着未来的持续推进,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举措出台,让中考为学生服务。
十九大报告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事实上中高考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就是向人民满意的方向发展。具体到考试改革中,就是要努力做到让考生和家长满意,让他们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体会到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