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7浙江杭州中考语文冲刺卷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07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巍峨的高山,荫bì(  )百样植被、万物生灵只是静默无言。因为他胸怀广大,谦虚在他那里才huàn(  )发出夺目的光彩,自然纯正。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不高尚,但他一定要是个善良的人。远离了善良,你就会被自私狭ài(  )裹挟,就会坠入嫉妒、仇恨的深渊,人生就会变得猥琐与卑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尤为壮观.

  C.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杭州市区立起了很多铜塑,金牛河岸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具一格

  D.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他也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C.《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涉事4S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 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C.也有网友表示,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容小觑,有的学生一天在学校花几十上百元是常见的现象“毫无压力”.

  D.2011年3月9日,至少30余名“藏独”分子试图冲进中国驻印度使馆内,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拦截.

  5.古诗文名句默写。(只选做四小题)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2)只恐双溪舴艋舟,  。

  (3)有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茫然,你可以用这样的古诗文热情地鼓励:“  ,  。”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当我们在家里等候客人因为时间过长而失望焦躁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句子形容我们:“  ,  。”

  (5)当思念丈夫归来的妇人期盼落空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体现她内心失望极深:“  ,  ”

  6.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2)【设计活动】

  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

  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空。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  。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的授职为  。

  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

  (2)“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8.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①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②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而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埋头大睡。这房子甚至连一丝阳光都见不到,终日得点着灯。每月纵然房租低廉,可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吃喝,我那微薄的薪水甚至不够支付我多买一件新裙子。

  ③有一天,正在埋头大睡,隔壁才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我忍住气,听着他们在隔壁房子走来走去,很多脚步声起起伏伏,我终于忍无可忍,爬起来,一身破旧睡衣去敲对方的门!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的睡衣造访吃了一惊。

  ④我声形恶气:“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么?”

  ⑤他毫无怒气,只是笑着说:“来不来听我们的演出?”

  ⑥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那时的广州,多的是等待奇迹的场地,只要你有真材实料,就可以跳上舞台尽情地秀一把。而那时的石牌街,一间一间被分割成鸽子笼一样的狭小房间里,住的就是那些期望人生燃烧奇迹的人。

  ⑦更多的是,慢慢朽坏的人生。

  ⑧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就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出来。贝司手的贝司,甚至都掉光了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⑨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阿木!你说你们会红么?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

  ⑩我突然笑了,跑到阿木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背脊一个个递给他们。阿木,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⑪那件衣服还挂在窗外没有晾干,事情就一件接﹣件地发生了。

  ⑫先是他们的键盘手在村口被人飞车抢了﹣﹣钱倒没多少,人却被挂到地上,拖行了好几米,手伤了不能演奏,于是整个乐队只好停止排练。

  ⑬接着流言传遍大街小巷,一个女孩,晚上回来晚了……据说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好几天后了。

  ⑭这样的流言让我战战兢兢。每次回来晚了,我都走得像一只被狗追得满街乱窜的鸡一样,惊慌失措。

  ⑮有一个晚上,我看见木头人乐队的所有成员,都蹲在村口,一看见我,就一个个从暗喑的树影底下走出来,跟在我的身后,没有人说话,但是我走着走着,眼泪流了出来。

  ⑯那以后我就多了四个保镖。

  ⑰有天晚上一起去吃烧烤,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直勾勾地看着我,丁小柔,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

  ⑱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我把一块撒满粉红色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

  ⑲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为了那些看不见阳光的窗子?为了那张只够容我窄窄睡下的床么?

  ⑳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寒意,我停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服装设计师。

  ㉑那你就去左岸!阿木把一次性酒杯恶狠狠地摔在地上,用力地拍着我的肩,丁小柔!你行的!

  ㉒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职了,晚上再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换了一家比较大的服装厂,这一次,我应聘上了打版工。然后我再也不肯浪费时间窝在阿木的排练室了,我一天只吃2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去学习服装设计。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居然忙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抬头,竟然是深秋了。可是这样的生活,难道不美么?叶子扑簌簌落下来,就是为了明年再一次骄傲地站在枝头。

  ㉓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丁小柔!你猜怎么着?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了!”

  ㉔那天以后,因为签了公司的缘故,他们搬走了。我因为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纸条:“丁小柔,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希望你能过得有声有色。ps:等我们红。一定不要卖掉那件t恤。”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㉕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

  ㉖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㉗如今,每次开车的时候,我都习惯把电台调到音乐台,然后从沙沙声中一个个跳过去,搜索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一群声音。他们在哪里?他们红了没有,还是像大多数的有梦想的人一样,在命运来临之前,就再也寻不到踪迹。可是我却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1)“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丁小柔为什么会说这句话?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文章的第⑪段﹣⑬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②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9.

  知识分子的“缺席”

  丁帆先生的大作《因为缺少一个“知识阶层”》,是一篇颇值一读的文章。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那些沾沾自喜于“如今知识分子的待遇真是大大地提高了”的文化人,读完之后不妨扪心自问﹣﹣我算得上一名知识分子么?

  知识分子原本是一个外来词,其本义并非是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在丁帆先生看来,“所谓‘知识分子’应该是特指有着强烈个人信仰和独立思想的人文知识分子。”这一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笔者稍做一点补充说明,即这里的“人文知识分子”中的“人文”,首先指的是一种精神,即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指人文科学的专业。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并非人文学者,但他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堪称无与伦比,实乃真正的知识分子,全世界知识者的楷模。结论如丁帆先生所说,“只要他具备了哲学层面的思考能力和坚定的人文信仰,他才能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问题在于,当今的中国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或者说究竟有多少专家学者教授,称得上是这样的知识分子?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曾做出规定,凡具有中专学历,或者说,具有某种专业知识专项技能者,均可算作知识分子。在日常话语中,人们也常把“古代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挂在口头。但上述规定也好,说法也好,与前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显然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知识分子”的,“传统”如果是指五四以来的传统尚可,如果是指中国两三千年的文化传统,同样谈不上什么“传统的知识分子”。中国古代只有读书人,或者说文人。他们读书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仕途,为了功名,与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相去甚远,不可以道里计。孔子说得再明白不过,“学而优则仕”嘛!一面道貌岸然地教诲,“谋道不谋食”;另一面又诱导他的弟子,“学也,禄在其中”。于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是为了发财,就成了金科玉律。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科学大师?”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其实,学术腐败并非这两年才有的事,数十亿上百亿的“课题费”,被用来做“工资福利”“吃喝玩乐”“出国考察”“买车买房”等等,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即便是这些课题费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就能出成果了?就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就能诞生人所景仰的“大师”了?恐怕也未必。读书人一旦为功名所累,权力所缚,金钱所诱,还能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么?陈寅恪先生之所以一再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因为它乃是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的前提。没有“自由”与“独立”,不砸碎精神枷锁,不彻底解放思想,是根本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民国时期,尽管战乱频仍,偌大一个中国几乎找不到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我们并不乏真正的知识分子。如今,尽管专家学者教授四处游说,名目繁多的“核心期刊”和“高峰论坛”更是他们把持话语权的高地,然而,我们又能看见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身影,听到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声音呢?人们常把丁帆先生定义的知识分子称作“公共知识分子”,然而,偏偏在公共领域里,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缺席。

  (1)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知识分子”往往缺席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第4段中提到新华社报道的话语,有什么作用?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禹锡终连州(交换)

B.以男女钱(抵押)

C.宗元其乡法(革除)

D.营其丧及妻子(护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请柳州授禹锡

B.必名士

自立将军

C.革乡法

行拂乱所为

D出私钱赎之

下令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②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4)从文中可以看出柳宗元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材料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春寒”的。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巍峨的高山,荫bì( 庇 )百样植被、万物生灵只是静默无言。因为他胸怀广大,谦虚在他那里才huàn( 焕 )发出夺目的光彩,自然纯正。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不高尚,但他一定要是个善良的人。远离了善良,你就会被自私狭ài( 隘 )裹挟,就会坠入嫉妒、仇恨的深渊,人生就会变得猥琐与卑劣。

  【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辨析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要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辨析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

  【解答】荫“bì”写作“庇”,“huàn”发写作“焕”,“tiān yī wú fèng”写作“天衣无缝”,狭“ài”写作“隘”.

  答案:庇 焕 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尤为壮观.

  C.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杭州市区立起了很多铜塑,金牛河岸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具一格

  D.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点】成语.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句中指有的开花,有的没有开花,不合语境;

  B.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句中修饰“青花瓷”,对象错;

  C.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风味).句中指“牛”造型与众不同,不合语境;

  D.舐犊情深: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比喻人之爱子,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符合语境.

  故选:D.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他也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C.《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范仲淹,他也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涉事4S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 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C.也有网友表示,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容小觑,有的学生一天在学校花几十上百元是常见的现象“毫无压力”.

  D.2011年3月9日,至少30余名“藏独”分子试图冲进中国驻印度使馆内,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拦截.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缺少宾语,改为“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字样”;

  B.正确;

  C.句式杂糅,去掉“毫无压力”;

  D.语意矛盾,“至少”和“余”二去一.

  故选:B.

  5.古诗文名句默写。(只选做四小题)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2)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

  (3)有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茫然,你可以用这样的古诗文热情地鼓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当我们在家里等候客人因为时间过长而失望焦躁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句子形容我们:“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5)当思念丈夫归来的妇人期盼落空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体现她内心失望极深:“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寤寐求之(重点字:寤寐)

  (2)载不动许多愁(重点字:载)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

  (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敲)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重点字:晖、脉、悠)

  6.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设计活动】

  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说一说同窗趣事

  ③ 抒一抒师生真情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

  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 。

  【考点】综合读写;新闻 广告 标语.

  【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续写、句子的仿写、概括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对联的续写.

  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下联主题应该是“展望美好未来”.

  (2)此题为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根据所给的文章篇目结合仿写例句回答即可.

  答案不唯一,注意根据所给的活动内容一致,容易操作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两则材料的所显示出的信息可知,人生需要奋斗才能走向成功.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答案:

  (1)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示例:说一说同窗趣事;

  抒一抒师生真情;

  唱一唱校园民谣.(每空,共2分)

  (3)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空。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 齐天大圣 。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的授职为 斗战胜佛 。

  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李逵 、 武松 。

  (2)“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解答】(1)

  ①根据积累知: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齐天大圣”.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的授职为“斗战胜佛”.

  ②根据积累知:对此直言反对的是:李逵、武松、鲁智深.

  (2)由“禅杖”可知写的是鲁智深,进而调动积累可知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特点.

  答案:

  (1)齐天大圣 斗战胜佛 李逵 武松 鲁智深(写出两个即可)

  (2)《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

  性格特点: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8.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①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②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而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埋头大睡。这房子甚至连一丝阳光都见不到,终日得点着灯。每月纵然房租低廉,可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吃喝,我那微薄的薪水甚至不够支付我多买一件新裙子。

  ③有一天,正在埋头大睡,隔壁才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我忍住气,听着他们在隔壁房子走来走去,很多脚步声起起伏伏,我终于忍无可忍,爬起来,一身破旧睡衣去敲对方的门!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的睡衣造访吃了一惊。

  ④我声形恶气:“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么?”

  ⑤他毫无怒气,只是笑着说:“来不来听我们的演出?”

  ⑥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那时的广州,多的是等待奇迹的场地,只要你有真材实料,就可以跳上舞台尽情地秀一把。而那时的石牌街,一间一间被分割成鸽子笼一样的狭小房间里,住的就是那些期望人生燃烧奇迹的人。

  ⑦更多的是,慢慢朽坏的人生。

  ⑧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就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出来。贝司手的贝司,甚至都掉光了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⑨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阿木!你说你们会红么?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

  ⑩我突然笑了,跑到阿木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背脊一个个递给他们。阿木,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⑪那件衣服还挂在窗外没有晾干,事情就一件接﹣件地发生了。

  ⑫先是他们的键盘手在村口被人飞车抢了﹣﹣钱倒没多少,人却被挂到地上,拖行了好几米,手伤了不能演奏,于是整个乐队只好停止排练。

  ⑬接着流言传遍大街小巷,一个女孩,晚上回来晚了……据说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好几天后了。

  ⑭这样的流言让我战战兢兢。每次回来晚了,我都走得像一只被狗追得满街乱窜的鸡一样,惊慌失措。

  ⑮有一个晚上,我看见木头人乐队的所有成员,都蹲在村口,一看见我,就一个个从暗喑的树影底下走出来,跟在我的身后,没有人说话,但是我走着走着,眼泪流了出来。

  ⑯那以后我就多了四个保镖。

  ⑰有天晚上一起去吃烧烤,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直勾勾地看着我,丁小柔,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

  ⑱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我把一块撒满粉红色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

  ⑲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为了那些看不见阳光的窗子?为了那张只够容我窄窄睡下的床么?

  ⑳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寒意,我停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服装设计师。

  ㉑那你就去左岸!阿木把一次性酒杯恶狠狠地摔在地上,用力地拍着我的肩,丁小柔!你行的!

  ㉒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职了,晚上再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换了一家比较大的服装厂,这一次,我应聘上了打版工。然后我再也不肯浪费时间窝在阿木的排练室了,我一天只吃2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去学习服装设计。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居然忙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抬头,竟然是深秋了。可是这样的生活,难道不美么?叶子扑簌簌落下来,就是为了明年再一次骄傲地站在枝头。

  ㉓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丁小柔!你猜怎么着?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了!”

  ㉔那天以后,因为签了公司的缘故,他们搬走了。我因为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纸条:“丁小柔,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希望你能过得有声有色。ps:等我们红。一定不要卖掉那件t恤。”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㉕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

  ㉖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㉗如今,每次开车的时候,我都习惯把电台调到音乐台,然后从沙沙声中一个个跳过去,搜索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一群声音。他们在哪里?他们红了没有,还是像大多数的有梦想的人一样,在命运来临之前,就再也寻不到踪迹。可是我却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1)“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丁小柔为什么会说这句话?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文章的第⑪段﹣⑬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②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通过记述丁小柔一开始带着梦想到广州,却在制衣厂做缝衣工,简单乏味,住在狭窄的房子里,见不到阳光,薪水微薄,同时认识了同样住在这里的一群热爱音乐的男孩.他们鼓励丁小柔记住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而之后她学完了服装设计全部课程,成为了设计员工,这是她喜欢的工作,最初的梦想,而男孩们也签约了一家唱片公司.文章告诉人们:要做一个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的人,让青春的日子永远不会过去.

  【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总结的越全面越好.因为丁小柔一开始带着梦想到广州,却在制衣厂做缝衣工,简单乏味,住在狭窄的房子里,见不到阳光,薪水微薄,而之后她学完了服装设计全部课程,成为了设计员工,这是她喜欢的工作,最初的梦想.

  (2)本题是在记叙顺序上设题.常考顺序、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一、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插叙: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插叙,写键盘手被抢受伤和女孩遇害,突出当时“我”生活得提心吊胆,为下文乐队成员默默守护“我”回家,体现他们的善良做铺垫.

  (3)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①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③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④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有梦想的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要做一个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的人,让青春的日子,永远不会打烊.

  答案:

  (1)因为丁小柔一开始带着梦想到广州,却在制衣厂做缝衣工,简单乏味,住在狭窄的房子里,见不到阳光,薪水微薄,而之后她学完了服装设计全部课程,成为了设计员工,这是她喜欢的工作,最初的梦想.

  (2)插叙,写键盘手被抢受伤和女孩遇害,突出当时“我”生活得提心吊胆,为下文乐队成员默默守护“我”回家,体现他们的善良做铺垫.

  (3)①比喻,动作描写,体现乐队的人对音乐的执着和热忱,对梦想永不放弃.

  ②动作描写.,“我”为阿木他们的成功感到喜悦,对他们的努力予以支持和肯定.

  (4)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有梦想的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要做一个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的人,让青春的日子,永远不会打烊.

  9.

  知识分子的“缺席”

  丁帆先生的大作《因为缺少一个“知识阶层”》,是一篇颇值一读的文章。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那些沾沾自喜于“如今知识分子的待遇真是大大地提高了”的文化人,读完之后不妨扪心自问﹣﹣我算得上一名知识分子么?

  知识分子原本是一个外来词,其本义并非是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在丁帆先生看来,“所谓‘知识分子’应该是特指有着强烈个人信仰和独立思想的人文知识分子。”这一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笔者稍做一点补充说明,即这里的“人文知识分子”中的“人文”,首先指的是一种精神,即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指人文科学的专业。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并非人文学者,但他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堪称无与伦比,实乃真正的知识分子,全世界知识者的楷模。结论如丁帆先生所说,“只要他具备了哲学层面的思考能力和坚定的人文信仰,他才能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问题在于,当今的中国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或者说究竟有多少专家学者教授,称得上是这样的知识分子?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曾做出规定,凡具有中专学历,或者说,具有某种专业知识专项技能者,均可算作知识分子。在日常话语中,人们也常把“古代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挂在口头。但上述规定也好,说法也好,与前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显然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知识分子”的,“传统”如果是指五四以来的传统尚可,如果是指中国两三千年的文化传统,同样谈不上什么“传统的知识分子”。中国古代只有读书人,或者说文人。他们读书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仕途,为了功名,与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相去甚远,不可以道里计。孔子说得再明白不过,“学而优则仕”嘛!一面道貌岸然地教诲,“谋道不谋食”;另一面又诱导他的弟子,“学也,禄在其中”。于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是为了发财,就成了金科玉律。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科学大师?”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其实,学术腐败并非这两年才有的事,数十亿上百亿的“课题费”,被用来做“工资福利”“吃喝玩乐”“出国考察”“买车买房”等等,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即便是这些课题费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就能出成果了?就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就能诞生人所景仰的“大师”了?恐怕也未必。读书人一旦为功名所累,权力所缚,金钱所诱,还能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么?陈寅恪先生之所以一再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因为它乃是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的前提。没有“自由”与“独立”,不砸碎精神枷锁,不彻底解放思想,是根本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民国时期,尽管战乱频仍,偌大一个中国几乎找不到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我们并不乏真正的知识分子。如今,尽管专家学者教授四处游说,名目繁多的“核心期刊”和“高峰论坛”更是他们把持话语权的高地,然而,我们又能看见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身影,听到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声音呢?人们常把丁帆先生定义的知识分子称作“公共知识分子”,然而,偏偏在公共领域里,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缺席。

  (1)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知识分子”往往缺席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第4段中提到新华社报道的话语,有什么作用?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提取论点.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丁帆先生的文章引出论题,接着阐述了我们本身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理解有误,然后阐述了中国历来认为学知识是为了做官或者谋财,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偏差,并进一步论证了知识分子要具有独立、自由的精神,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中语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段写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论题),故事等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第二段阐述的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理解有所偏差,第三段则阐述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是为了发财”,第四段阐述的是知识分子“为功名所累,权力所缚,金钱所诱”,是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新华社的报道是举了实例进行论证,属于举例论证,作用在于“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即可.通读全文,本文属于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分析问题,最后总结,根据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的知识分子缺席的原因,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即“知识分子应该具有XX”,意思对即可.

  答案:

  (1)第一段提到丁帆先生的文章,引出下文论题﹣﹣知识分子的精神概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①我们本身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理解有误,认为只要是具备了某样专业知识技能的都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

  ②中国历来认为学知识是为了做官或者谋财,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偏差;

  ③知识分子被金钱和功名所累,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精神.

  (3)(每点,答出2点即4分)举例论证,具体说明在现代知识分子已经被金钱和权力所累,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导致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4)知识分子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三、古诗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禹锡终连州(交换)

B.以男女钱(抵押)

C.宗元其乡法(革除)

D.营其丧及妻子(护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BD

A.请柳州授禹锡

B.必名士

自立将军

C.革乡法

行拂乱所为

D出私钱赎之

下令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②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4)从文中可以看出柳宗元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材料分析。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分析】参考译文: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句意: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易”,交换.解释正确.

  B.句意: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质”,抵押.解释正确.

  C.句意:便改革掉这种风俗;“革”,改革.解释不正确.

  D.句意: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护”,护送.解释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注意要选两项. A.前句句意为: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以”,把.后句句意为:凭什么来作战;“以”,凭借.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前句句意为:一定会成为名士;“为”,成为.后句句意为:自己封自己为将军;“为”,成为.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C.前句句意为: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其”,这.后句句意为:扰乱他的所作所为;“其”,代词,代他的.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前句句意为: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乃”,于是.后句句意为:于是就下达了命令;“乃”,于是.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B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注意疑问句式,“何”,怎么;“其”,代词,代母子.句意为: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第二句话,注意“盛”,很多;“于”,在.句意为:柳宗元著述很多,在当时名声震动.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来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为友”方面:对刘禹锡的帮助,为朋友着想,无私;从“为官”方面: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从“为师”方面: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水平高,指导有方.

  综上所述,答案为:

  (1)C

  (2)BD(,各2分)

  (3)①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②柳宗元著述很多,在当时名声震动(,各.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4)为友:对刘禹锡的帮助,为朋友着想,无私.

  为官: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为师: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水平高,指导有方.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春寒”的。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即事感怀诗;诗歌关键词句;诗歌思想情感.

  【分析】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雨势之急.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环境描写;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凄苦、悲凉.

  答案:

  (1)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雨势之急.

  (2)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环境描写;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凄苦、悲凉.

  译文:

  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 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因身体状况或心情烦闷而没有去寻觅赏析美景.

  四.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鸽子和麻雀与乌鸦的对话,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对话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从本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立意,一个是不能只想着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另一个是对进行自我反思和反省.以上两种思路都可以.

  【误区指南】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围绕中心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本作文有一个写作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这就对写作进行了界定,我们写作文时注意不要跑题.

  【形式创新】因为作文给出的材料是三种鸟类的对话,我们可以效仿一下,写一篇童话或者小说,里面的主要人物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或者植物,这样写,把写作难度降低了,也会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可谓一举两得.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也可以围绕材料的中心写成议论文.

  【解答】【例文】

  学会反省

  “人,一撇,一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话是一位哲人说的.的确,因为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人无完人,人就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进步,才会随时代一起创新,一起进步.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们就需要学会自我反省.

  反省﹣﹣﹣﹣﹣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学会反省,就是人做出一件事实作出自我检查.

  古人云:“知人者昏,自知者明.”的确,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试想,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心比天高.又怎么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说成功了.

  古人邹忌自知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但却从中得出客人有求于他,他的妻子爱他,他的小妾害怕他,都是因为有求于他,这说明他是一个注重自省自知的智者.

  先哲说:“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许多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反思意识应从小培养,因为让学生学会反思,可以使学生调节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自学性.

  传说中,上帝为人们挂上两个袋子,一前一后地挂着,前面的袋子装着别人的缺点,而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人们做错事就习惯去别人身上挑毛病,很少怀疑自己.

  就像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第一个念头就是看看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还可以怪路不平很稳,虽然这么做没有减轻疼痛,却找到一丝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其实,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我们要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

  所以,当我们遇挫折时,我们只能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任何时候,学会反省自己,始终是最明智、最正确的生活态度.

  2017年5月4日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