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20年四川达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01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乙】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②艺:种植。③曩:从前。④发:打开。⑤橐:布袋的一种。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是

  B.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

  C.御史诣学宫 诣:到

  D.属吏咸伏谒 咸:都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倒悬之/父命之

  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

  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7分)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5分)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13.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