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5年四川中考化学考前仿真试题10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05-14

  一、选择题

  1.(2014,扬州)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D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2.(2014,山西)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C )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

  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

  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

  3.(2014,衡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色粉末变黑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4.(2013,陕西)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5.(2014,江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

  热固性塑料 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B 实验室制取CO2 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 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过滤、蒸发

  6.(2014,苏州)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用分液漏斗将双氧水加入锥形瓶中,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

  7.(2014,陕西)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C )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

  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

  过滤 在空气中

  充分灼烧

  B 分离NaCl和CaCO3

  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

  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

  盐酸,蒸发

  C 检验稀盐酸和

  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

  液的pH 取样,加

  FeCl3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

  NH4NO3 取样,加水溶

  解,观察 取样,加熟

  石灰研磨

  8.(2012,呼和浩特)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D )

  A.用适量的水区分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9.(2014,泰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O2△CuO――→稀硫酸△CuSO4

  方案二:Cu――→浓硫酸△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A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4,北京)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

  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

  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l的

  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

  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

  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

  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