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20年上海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9)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3-16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7分,29题11分,共计50分)

  26.材料一:他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学派曾是“百家争鸣”中著名的学派之一;他的思想在战国时得到了发展,西汉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后世尊其为“圣人”

  材料二:在他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在他的时代,开始创办私学,广招门徒,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他的弟子三千,有来自贵族阶层的,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

  读过以上材料,请回答:

  (1)通过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1分)他是什么时期的人?(1分)

  (2)材料一:他创立了哪一学派?(1分)其言论收录在哪本书中?(1分)

  (3)材料二:作为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举出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6分)

  27.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什么贡献?(1分)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1分)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1分)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的什么措施?(2分)这个措施有什么影响?(2分)

  (3)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他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三 三国鼎立形势图:

  (4)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3分)

  A ;B ;C 。

  28.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写出两点)(2分)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2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材料二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4)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古代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写出四点)(4分)

  (5)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6)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9.“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这是某旅行社刊登的广告。现有顾客上门咨询,请你当一名历史导游,依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1分)

  (1)对文中“丝路”的开通,功劳最大的是谁?(2分)他出发地点在哪里?(2分)他第一次到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该“丝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有效管辖?(2分)

  (3)该“丝路”的开通,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