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20年宁夏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10)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23

  二、 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

  秦朝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运河——

  “书圣”指——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三、材料解析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共22分)

  17、材料: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千辛万苦。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请回答:

  (1)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时间是哪年?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有哪些?(3分)

  (3)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开通。其路线是( )(2分)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 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 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4)丝绸之路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5)通过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你有何感想?(2分)

  18、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四、问答题(19题10分,20题10分,共20分)

  19、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4分)

  (3)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回答: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4分)

  (3)“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2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