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辽宁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第五套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24

  二、 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9—12题。(10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①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注释]①乐:享乐。 非其上: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不对。 民上:人民的统治者

  9 .结合文意,解释加点词 ( 2分)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B .孟子对曰   对:

  1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 .乙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12.甲段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它是在乙段中“              ”句子的基础上升华而来的。(2分)

  (二)阅读《骄傲的红薯》,完成 13 ~ 19 题( 20 分)

  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然后母亲说,下次给你带爱吃的红薯,你该回去了。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母亲笑笑,转身,横穿了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儿子却不见了。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切。

  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她不知道儿子和姑娘在一起会聊些什么,但她相应该不会谈到自己。一个收废品的母亲,有什么好谈的呢?母亲想,既然她不能给儿子带来骄傲和荣耀,那么,就算儿子说她已经过世,她都不会计较。

  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其实每天她都很想见儿子一面,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喜人。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

  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压实,就成光滑的冰面。家离学校约5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

  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司机摁想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后滑倒。她慌慌张张爬起,未及站稳,又一次摔倒。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她的脸被一块露出冰面的玻璃碴儿划开一条口子,现在,已经流出了血。

  司机吓坏了。说,我得陪你去医院看看。

  母亲笑笑说,没事。

  司机说可是你的脸在流血……在流血吗?母亲变了表情。果然,汽车的反光镜里,她看到了自己流血的脸。她想这样的脸,怎么去见我的儿子呢?

  司机看着母亲,好像除了脸上的伤口,她真的没事。司机便掏出两百块钱和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他说,随时可打电话给我。

  母亲一只手抱着保温桶,一只手推搡着名片和钱。突然她停下来,认真地对司机说,你真的想帮我吗?如果你真的想帮我,那么,能不能请你,把这个保温桶转交给我的儿子……他在这个大学读书,他功课很好……

  片刻之后,司机在校门口见到了母亲的儿子。说,你妈让我带给你的。男孩儿说,哦。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小路上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长发女孩儿。

  司机提醒他说,是煮红薯,你妈让你先吃一个……她说,还热着。

  男孩儿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他问司机,她人呢?

  她摔倒了。她横穿公路,我的车开过来,她一紧张,滑倒了……脸被划破一条口子,流了血。她可能怕你伤心……

  男孩儿愣愣地看着保温桶,慢慢将它打开。那里面,挤着四五个尚存温热的煮红薯。司机拍拍男孩儿的肩膀,说,她还没走,顺着司机的手指,男孩儿看到了风雪中的母亲。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似乎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似乎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目光。母亲慌忙地上了三轮车,转一个弯就不见了。母亲的头发,银白如雪。男孩猛然间想到了一首小诗:那是秋月播洒的霜点/那是冬月飘来的雪花/那是春风牵来的白云/那是儿女们心头的泪花。

  男孩儿没有追上去。他知道母亲不会让他追上去,不想让他追上去。男孩捧着温热的红薯,他决定今晚就回家看看母亲。他还会告诉女友,母亲并不是退休干部,她一直靠收废品供他读大学。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他的骄傲。

  13 .作者以《骄傲的红薯》为题,有哪些好处?(3 分)

  14 .为什么母亲看望儿子还要有“充足的借口”?( 3 分)

  15 .读两个划线句,选文为什么反复写母亲偷偷地笑了?( 3 分)

  16.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

  男孩儿说,哦。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

  17.选文中的小诗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

  18 .小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19 .你怎样评价选文中男孩儿的形象?(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0——24 题。(15分)

  ①一种新的被人类一直放弃的作物有望为人类的食品作贡献,它就是棉籽,未来它可能成为人们盘中的美味佳肴,但是需要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造。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的实验表明,如果把棉籽中的有毒物质去除而保留其中的营养成分,则有望每年在全球范围解决5亿人的口粮。

  ②现在棉花的种植遍及全世界80多个国家,是纤维和纺织品的主要原料。今天人类利用棉花只不过用以蔽寒暖身和遮羞扮美,当然棉花也成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比如,在亚洲和非洲,有约2000万农民以种植棉花为生。但是,棉花的另一个特点——高蛋白——却一直被人们所忽略。在棉花每产生1千克纤维的同时,就会同时产生1.65千克含有高质量蛋白质的棉籽。而这种植物蛋白完全可以像含有极高比例植物蛋白的大豆一样满足成千上万的人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而且这种满足并不会减少棉花纤维的产量。

  ③当然,棉籽一直未被人们食用是因为它有一种有毒的物质,称为棉酚,属于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精子发生和活动的作用。而棉酚广泛存在于棉花的棉籽、叶子、杆茎和花的组织中,因而能保护棉花不受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只有反刍动物,如牛,能安全地消化棉酚这种毒素。

  ④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植物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能够分解一种关键酶,由此能把棉籽中的棉酚去除98%,而剩下的2%留在棉花中则还可以让棉花抵御害虫和病菌。同时,经过基因处理的棉花留种后,后代棉花也不含棉酚毒素了,因而可以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⑤如果去除了棉籽中的毒素,棉籽就可以直接或间接成为人们裹腹的食品。去除了棉酚的棉籽如果直接食用则可能像其他坚果类的食物,如核桃、板栗、花生等一样食用。比如,可以炒棉籽、盐腌棉籽。而另一类吃法则是把棉籽磨成粉,混合到麦面、玉米面、小米面中,做成面食或面包。这样的混合面可能别有一番滋味,但更重要的是含有高植物蛋白,营养更好。研究人员认为也许10年或20年,人们就会吃上棉籽食物。

  ⑥而棉籽用作间接食物则是用它当饲料,可以喂鸡、鸭、猪、鱼和牛。这样的饲料也比其他饲料的营养高。当然用来喂鸡要比喂牛划算,因为6000克这样的饲料只能产生1000克的牛肉,但2000这样的饲料却可以产出1000克的鸡肉。

  ⑦将来如果能利用生物技术去掉棉籽中的毒素,就有可能开辟人类食物的新来源。

  (选自《百科知识》)

  20 .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 分)

  21 .结合选文,说说棉花有哪些特点? ( 3分)

  22 .棉酚的益处是什么 ? ( 3 分)

  23 .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24 .选文第⑤段“研究人员认为也许10年或20年,人们就会吃上棉籽食物”中“也许”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3 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5——29 题。( 15 分)

  ①有人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上帝在每个人命运天平的两边,一边放着名利、权位、成功等,而另一边则放着相同重量的代价。由此可见,人的一生顺境和逆境的数量、重量也是大体相同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只顺不逆,同样,也不可能一辈子只逆不顺。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和经过的坎坷、逆境成正比。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无代价的成功,没有不经逆境的智者。

  ②植物亦然。如干旱可让植物将根扎深,狂风可让植物将根扎牢。生长快的树木材质软,生长慢的树木材质硬。庄稼蹲苗(扎根)是为在适合的时候更好地生长做准备,“有钱难买五月旱”,即是为了让庄稼经历“逆境”,否则,若一切风调雨顺,庄稼一时可能长得很,但若遇上大旱很可能会被干死,遇上风暴可能会被连根拔起。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最先被刮倒的树往往是大树、新树、枝叶茂密但扎根浅的树;最先被旱死的庄稼往往是处在风调雨顺被人呵护有加的沃土中的庄稼。病的人可能会长寿,而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旦得病往往是致命的。“破罐子赛过柏木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③物质的生命如此,人的社会生命也不例外。恩格斯说,不幸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此话极其深刻。世界上只有一种不幸比任何不幸都不幸,那就是一辈子都未遇到过不幸。尽管谁都不愿意遇到逆境,但能让人变得聪明、成熟一点的办法只能是挫折、逆境,而不是其他。因此,你应该把逆境当作上天的恩赐,愉快地接受下来。当你老了的时候,莫说平庸的岁月难得忆起,就是那些鲜花似海、掌声如雷的日子也远没有遭受的挫折更值得回味。不信你看,那些说书唱戏的哪个讲的不是困难、问题、挫折、斗争呢?文似看山不喜平,四平八稳的生活,有如一壶白开水,肯定是乏味的。

  ④记得延安时期有人曾问毛泽东为什么能成功,他说:“是贫穷和没有任何背景。”他老人家在50年代末还说过:“屈原如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被开除了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受生活,才有可能产生《离骚》这样的好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因祸得福,或叫做因他之祸得我们读到如此好文章之福,民族得到如此伟大的爱国者之福。

  ⑤生活中,人们在互致祝贺时往往会说“万事如意”之类的话,其实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不遂心事常八九,知心朋友无二三”,世间万事不如意是常态。因此,一切的怨天尤人,埋怨命运是不足取的,只有适时调整心态,别抱幻想才是最主要的。

  2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26. “植物的逆境”和“人的逆境”各指的是什么?( 4分)

  27.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 分)

  28.怎样理解“世界上只有一种不幸比任何不幸都不幸,那就是一辈子都未遇到过不幸”?(3分)

  29.请你为选文加一个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3 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