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8中考孩子心理健康如何调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4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这一现象最突出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群体中。

  最近我国曾对中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出现考试焦虑占22.6%、担心发生可怕的事占16.1%、自备占37.4%、性格暴躁占18.7%、想自杀占14.3%。

  作为学生,将来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不仅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全的人格。

  大家都知道在当前,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何谓心理健康呢?简单的讲,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对各种精神刺激和压力有良好的承能力。具体应具备以下8条标准:

  一、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智商是成才的基础。

  2、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3、心情开朗、情绪乐观、热爱生活、视学生为乐趣,努力把自己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4、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和同学和睦相处、对同学充满热情、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学尊重、信任、不产生嫉妒、憎恨。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6、控制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

  7、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为举止符合一贯的行为模式,有稳定兴趣。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

  1、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现情绪问题,表现如下:

  (1)抑郁情绪:主要表现情绪低、自卑、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并有轻生之念 。

  (2)情绪不稳定: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不良性格,从小娇惯、任性、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而发脾气,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造成性格苦闷、孤独、猜疑等。

  (3)强迫症:由于平素性格胆小、拘谨、呆板、对任何事思虑过重,易出现强迫行为,表现反复关门、煤气、电灯,反复洗手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