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吉林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第十套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26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并以大雁南归反衬出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写出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

  7.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制约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杜牧在《赤壁》中,就借评论曹操、周瑜阐发了自己“时势造英雄”的见解:□□□□□□□,□□□□□□□。

  8.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温家宝总理引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的诗句表达“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信念,这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哲理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本文作者是孟子,名轲,字 ,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万钟则不辨礼义 ( ) ②乡为身死 ( )

  ③如使人之所欲 ( ) ④不可以已乎( )

  11.请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分析“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的原因。(2分)

  12.文章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13.《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尤其喜欢使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从这两种修辞方法中选择其一,结合选文谈谈使用此方法的好处。(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人皆可以为尧舜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徐行后②长者谓之弟③,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释】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②后:在……之后。③弟:“悌”的古字,顺敬兄长。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亦为之而已矣( ) ②子服尧之服( )

  15.孟子为了说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理,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证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例子。(2分)

  16.面对曹交“如何则可”的询问,孟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请归纳出孟子答语的核心观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找胡曰龙

  王周生

  胡曰龙先生是我初中时代的美术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随父亲调动,我从上海复兴中学转学到温州第六中学。父亲的海军部队驻扎在很远的海边,我开始住校。

  那是一段十分艰难的日子。全校住校的女生只有三个;温州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宿舍的床板上臭虫成团,叮得我整夜无法安眠;学校食堂的伙食难以下咽,咸虾米,咸酸菜,连空气里也飘着咸腥气。那时的温州,猪可以在大街上散步,鸡鸭在人行道上乱跳,校园围墙外有一口很深的水井,去井边担水的洗衣妇说,井里有个鬼怪叫“泰郎”,每到夜晚会爬到人身上吸血……这一切,让我陷入恐怖之中。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里空空荡荡,寂静一片。三个女生大眼瞪着小眼,十分无聊。一天晚上,我们在校园里闲逛,远远有个人影,走近一看,是新来的美术老师胡曰龙。原来,胡老师的家不在温州,和我们一样住校。自从知道胡老师也住在校园,我们觉得很安全,毕竟我们那时才十三四岁。

  胡老师刚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他儒雅英俊,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钢笔一支铅笔。原本在美术课上马马虎虎的我们,忽然变得对绘画感兴趣了。放学后在校园碰到他,我们问这问那,胡老师呢,总是耐心解答。有时,胡老师散步经过我们宿舍,会探身进来看看,我们就会兴奋得叽叽喳喳。我们宿舍靠门的墙壁嵌着一根紫黑色圆柱,斑驳脱落,面目可憎。有一次,胡老师站在宿舍门口和我们说话,朝那根柱子看了几眼,掏出笔,在上面画了几笔。等他走了,我们凑近一看,哇,一幅好美的画啊!胡老师的笔顺着柱子上那些斑驳的痕迹,如魔法般绘来,山峰高耸,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水东流……从此,那柱子不再面目狰狞,它成了我们宿舍的一道风景!

  有个星期天,我急着回家,可是公路桥坏了,公共汽车停驶,我一个人坐在宿舍里发呆,想家想得要哭。胡老师来了,见我闷闷不乐,提议为我画肖像。画我?有点意思!不过,胡老师说,你要有耐心,油画是需要时间的,你不能说走就走。我使劲点头。整个下午,我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胡老师聚精会神,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埋头挥笔。渐渐地,我坐不住了,怎么还没好啊?我终于不耐烦了。这时,胡老师开口了,他问我喜欢什么书,我说安徒生、一千零一夜、波兰民间故事。胡老师要我说一个给他听听。我就说了起来,说了一个又一个。转眼胡老师说好了,我迫不及待跑过去一看,咦,油画怎么这样?凹凹凸凸的,不过,离远了看,很像我。此后,胡老师又把我叫去,似乎是在画上修改什么,又过了两个星期,胡老师将这幅油画送给了我。

  我将油画拿回家,端端正正挂在我房间的墙壁上。过了一星期回家,墙壁上的油画不见了。油画呢?我急了。母亲说,问你爸爸去!我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军人,他不懂绘画,更不懂油画,有一天他踱进我房间,抬头看见那幅画,先是一愣,后是生气,他说:人还没死,怎么寿像就画好了?!于是一把摘下画像,扔到地上。我听了差点哭出来,妈妈说,别急呀,藏你箱子里了!赶紧打开箱子,那画静静地躺在里面,只是,边角上有了一道小小的折痕。

  转眼初中毕业。班上的同学,每人备了一本笔记本,让老师同学写临别赠言。大约我是海军的女儿,胡老师用钢笔为我画了一艘航行的兵舰,写下“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勇猛前进”的嘱咐,落款为:你的大朋友胡曰龙。

  在我求学生涯中,胡老师是第一个将学生称作朋友的老师,让我忽然间觉得已经长大。

  此后,我们一家随父亲调动又搬回上海。“文革”中,我去了农场;结婚后,我搬到婆家;改革开放,我出国陪读。几十年来,无论我到哪里,始终将那幅油画和临别赠言的本子藏在家中。凡是见过这幅油画的朋友,无不称赞画得逼真。

  人已老去,肖像依旧。我常常想起胡老师,总是打听胡老师的下落。浙江美院四个字,在我心中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我向上海中国画院的朱朴先生打听,他高兴地说,他和胡曰龙是校友,都是浙江美院油画专业的,只是毕业后,失去了联系。我听了很是失望,胡老师啊胡老师,你究竟在哪里呢?

  如此打听,奇迹终于发生。

  2003年,在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一个宴会上,我遇到一位浙江美院毕业的年轻人,随口打听胡曰龙先生,年轻人说,胡曰龙?他是我老师呀,就在上海!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忐忑不安。胡老师教过的学生无数,胡老师桃李满天下,哪里会记得当年那个相貌平平、成绩一般的中学生呢?当我捧着那幅跨越四十多年的油画,出现在胡老师家里的时候,胡老师想起来了。他注视着四十多年前自己的作品,那时才28岁啊,是他最富创造力的年代。岁月如梭,人生坎坷,他感叹万千!直到这一天,我才知道,为我画像的胡老师,当年新婚不久。师母远在上海的大学里教书。我们住校生一星期能回家一次,而胡老师呢,要等上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同样孤独寂寞的胡老师,用他那颗善解人意的心,安慰一个星期天不能回家的学生,令我再次感动。

  胡老师拿起笔,在四十多年前自己的作品上,补签上自己的名字。

  白发已经爬上胡老师的额角,这是岁月的痕迹。过去的胡老师,如今的胡先生。几十年岁月蹉跎,手中的画笔从没停下。无论在怎样的劣境中,他总是孜孜以求。他参加过的画展无数,国内的国外的,对他的画好评如潮;他那幅广为人知的油画《王孝和》,是他早年激情与才华的标志;他的《东方欲晓》真实地再现了我们民族重大的历史事件……

  如今,胡先生的家,墙壁上、地上,挂满和摆满了巨大的花卉画。那些花卉,色彩饱满,绚丽璀璨,让我仿佛置身爱丽丝漫游的奇境,如诗如梦。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细腻融入西方油画的粗犷之中,既写意又抒情,充满创意。胡老师笔下的花卉,是美与纯洁的象征,与追名逐利无关,与庸俗媚俗无关,这高雅的美,只能从胡老师笔下流出。

  一辈子遇到不少好老师,终身受益,胡曰龙先生是其中之一。我寻寻觅觅几十年,终于在这座城市找到了他,惊喜与感激在心里涌动。我知道,我找到的,不只是一个善良的才华横溢的美术老师,我找到的是一种独特的美——一位画家的心灵之美和艺术之美,这样的美,出污泥而不染,是人间大美!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肖像( )②踱进( )③坎坷( )④粗犷( )

  18. 文章主要是追忆初中时代的美术老师胡曰龙先生,可第二段却细致地描写了自己的那段“十分艰难的日子”,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3分)

  19.“同样孤独寂寞的胡老师,用他那颗善解人意的心,安慰一个星期天不能回家的学生,令我再次感动”,请从上文概括出当年胡老师令我感动的那件事,并用简洁的语言再概括一件能体现胡老师“善解人意”的事情。(4分)

  20.请分别说说下面两处句子体现了胡老师怎样的形象特点。(4分)

  ①胡老师的笔顺着柱子上那些斑驳的痕迹,如魔法般绘来,山峰高耸,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水东流……从此,那柱子不再面目狰狞,它成了我们宿舍的一道风景!

  ②大约我是海军的女儿,胡老师用钢笔为我画了一艘航行的兵舰,写下“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勇猛前进”的嘱咐,落款为:你的大朋友胡曰龙。

  21.“如此打听,奇迹终于发生”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其中“奇迹”是指什么而言?(4分)

  22.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悄然流逝,却流不走“我”对老师的情感。请分别写出下面两处句子体现了“我”对胡老师怎样的情感。(4分)

  ①几十年来,无论我到哪里,始终将那幅油画和临别赠言的本子藏在家中。

  ②几十年岁月蹉跎,手中的画笔从没停下。无论在怎样的劣境中,他总是孜孜以求。

  23.作者写到:如今,胡先生的家,墙壁上、地上,挂满和摆满了巨大的花卉画。那些花卉,色彩饱满,绚丽璀璨,让我仿佛置身爱丽丝漫游的奇境,如诗如梦。请你体会此处描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空儿,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1分)

  25.本段记述的是黛玉、香菱师生二人有关做诗的对话。选文结尾“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26.黛玉老师教香菱做诗循循善诱,从她的讲解中,你看出她强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