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夯实基础训练(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4-01
中13.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B )
A.“有教无类” B.“民贵君轻”
C.“因材施教” D.“以礼治国”
14.(2015,玉林中考)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A:大禹;B:李冰。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都江堰。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依靠群众;采用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16.(2015,梅州中考)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北魏;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
科举制度;唐朝。
17.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孔子;仁。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
反对、否定和批判;民主与科学。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