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中考考前模拟试题5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0-21
中一、选择题(本题共17道小题,每题2分,共34分。1-14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择,15-17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漏选一个选项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2分)(2014•牡丹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氦气
考点: 氧气的用途.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解答: 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既不能 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D、氦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2014•牡丹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葡萄酿酒 C. 光合作用 D. 木炭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分)(2014•牡丹江)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金属颗粒 B.
倾倒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二氧化碳验满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 的方法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时必须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解答;
解答: 解:A、取用金属颗粒时,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金属颗粒放在试管口,然后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故A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到放在桌面上,故B错误;
C、浓硫酸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
D、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内,伸在集气瓶口,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4•牡丹江)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下列气体中,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一氧化碳 D. 臭氧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从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故答案为:C;
点评: 记住: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
5.(2分)(2014•牡丹江)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在①溶液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混合物中,水属于(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解答: 解:A、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水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水不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分)(2014•牡丹江)下列生活中的物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玉石饰品 B.
橡胶手套 C.
不锈钢管 D.
大理石华表
考点: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可根据合成材料的分类,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解答,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解答: 解:A、玉石饰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B、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D、大理石属于无机物,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即可快速作答,同时要注意归纳,如合成材料属于有机材料,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材料等.
7.(2分)(2014•牡丹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B.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C. 多食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D. 患肥胖症的病人禁止摄入油脂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从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去分析解答;
B、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
C、从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去分析解答;
D、从适量摄入而不能禁止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A正确;
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
C、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故C正确;
D、油脂是人类重要和备用能源,含有人类所需要的必需的物质,可适量摄入而不能禁止;故D错误;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D.
点评: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2分)(2014•牡丹江)氯乙烷(C2H5Cl)是某种镇痛急救药的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5
B. 氯乙烷是一种有机物
C. 氯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氯乙烷由碳原子、氢原子、氯原子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乙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24:5,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乙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乙烷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5=5,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5.5,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构成的,氯乙烷分子中含有碳、氢、氯三种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2014•牡丹江)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红磷要足量
C.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
D.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B、为了使氧气完全反应,红磷要足量;
C、为了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外逸,点燃红磷后应该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红磷熄灭后,应该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解答: 解: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该选项做法正确;
B、为了保证顺利完成实验,红磷要足量,该选项做法正确;
C、为了使实验更准确,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该选项做法正确;
D、如果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因为这时温度较高,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该选项做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