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3-25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依次填入上文括号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占有 牵制 封锁 隔断

  B.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C.占领 控制 封闭 隔断

  D.占有 牵制 封锁 切断

  8.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10.“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信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便可送到了她手中。

  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她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五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三次获得奥斯卡奖,一次获得埃米奖。但是,她始终保持了她的本色。

  她在人生舞台上尽量领受生活的情趣。她有子女四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爱吃冰激凌,爱在雨中散步。

  她以狂热的精神献身工作。她这么说过:“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当海明威《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要她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八个月后的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她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在23岁那年,她从瑞典初到好莱坞,宁愿马上拎起行李回国也不接受公司老板要她 “改头换面”的命令,从此她以她著名的“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间奏曲》里孤独的女钢琴教师、《神魂颠倒》里热情的精神病学家、《圣玛利亚教堂的钟声》里爱打垒球的修女……一个接一个令人叫绝的角色使她几年之间便饮誉影坛,票房成绩世界第一。50年代,她因婚变而星运中落。但五六年后,她重放光彩,以《真假公主》一片再次获得奥斯卡奖。

  谁要是当褒曼的替身,非失业不可。《忠贞之妻》在美国上演初期,她脚部受伤骨折。可是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她仍坚持上舞台——改成坐在轮椅上演戏。无论病得多重,她总是笑着说:“舞台医生能把我治好的。”的确,幕一升起,她的病似乎霍然而愈。1973年,癌症攫住了褒曼,但它未能摧毁她的意志和毅力。她不顾病痛接受了邀请,在一部电视剧中出演以色列已故总理果尔达·梅厄。她承认:“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取到一天便是胜利。”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一条胳膊已必须每夜作牵引。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自知从此要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她凭借此片获得1982年埃米奖。

  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可是褒曼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的心里,如同加里·古柏在西班牙白雪皑皑的山上;如同千里·格兰特在间谍出没的里约热内卢。但是,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褒曼。她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她回首告别,眼神凄楚。(有删改)

  1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人物通讯在第1自然段用四句话概述了四个典型事例,突显出褒曼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观众对她的狂热崇拜。

  B.这篇人物通讯的结尾展现了褒曼的三个经典电影的画面,说明褒曼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的心里。

  C.“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这句话旨在表现褒曼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使读者对这样的明星肃然起敬。

  D.“谁要是当褒曼的替身,非失业不可”,因为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具有精湛的表演技艺,无可替代。

  12.褒曼是如何始终保持其本色的?请简要概括。

  13. 文章以褒曼在《卡萨布兰卡》中的一个镜头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4.请结合文本,从材料与中心关系的角度,谈谈这篇文章对你的写作的启示。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