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广东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7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2-07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对得1分)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2+、OH-、SO42- B.H+、Na+、HCO3-

  C.NH4+、H+、NO3- D.K+、H+、MnO4-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B.等质量的足量的Fe和A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能为21∶8

  D.将95g某物质加入到5g水中,经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5%

  18.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四幅图像均正确

  B. 当Na2CO3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

  C. 当Na2CO3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D. 当Na2CO3溶液加至c点时,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恰好完全

  19.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一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实验过程

  组别 实验目的 所加试剂

  (或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 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该气体中不含CO2

  B 除去KCl中的

  少量K2CO3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K2CO3已被除完

  C 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肥皂水 产生大量泡沫 该液体为蒸馏水

  D 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集满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内 木条熄灭 瓶内CO2已集满

  20.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3.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1) 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9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氦元素 ; (2)2个氨分子 ;

  (3)3个氢氧根离子 ; (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22.(4分)从H、C、O、Na、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酸 ;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3)说“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的一种盐 ;

  (4)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 。

  23.(4分)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

  (1)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

  (3)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 ; (4) 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 。

  24.(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 克。

  (2)在2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30℃,三者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如降

  至10℃,析晶体最多是__ 。

  (3)20℃时10g A物质溶于1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5.(2分)将氯气通入水中时,部分氯气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请写出请氯气通入石灰水中所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6.(8分)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1)写出仪器有关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利用装置A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若上图中药品x为双氧水、y为二氧化锰,装置A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在不改变装置A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具体的做法是 。

  (4)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若选择B和C装置来制取,则在实验结束时应 。

  (5)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入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

  ②若利用装置D收集氨气,则验满的方法为 ;

  ③若利用装置F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写“a”或“b”)端导入。

  27(9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化铁和铜粉”混

  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

  按照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

  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实验装置B中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 。

  [定量分析]

  该兴趣小组按照科学的方案完成实验后,对充分反应后的管内固体X进行如下后续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固体X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

  (2)如何证明固体C已经洗涤干净? 。

  (3)有色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 (填化学式)。

  (4)根据以上实验流程,计算原混合物“氧化铁和铜粉”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8.(4分)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