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福建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1-09

  11.(1分)(2006•河南)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 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 解: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间隔较大.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

  12.(1分)(2011•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概念关系型.

  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 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较易.

  二、(填空题,共15分)

  13.(3分)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 铁 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氧气 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氯化钠 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合理即可);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合理即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铁;氧气;氯化钠(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分)试用分子的有关性质解释下列问题,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春天的校园,四处飘香 ② ;

  B、物质的“三态”变化 ③ ;

  C、一滴水中含有数以亿计个水分子 ① ;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不变 ④ .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

  解答: 解:A、由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使人闻到花香.所以,春天的校园,四处飘香;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外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就表现为物质的三态的变化;

  C、一滴水的体积和质量就很小了,而又含有数以亿计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和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为:A ②;B ③;C ①;D ④.

  点评: 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也能说明分子的性质.

  15.(3分)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故答案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6.(6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依据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进行分析.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

  (3)利用反应后的现象结合已有的有关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4)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分析判断.

  解答: 解:(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的水量正好占据集气瓶内氧气的空间,约为集气瓶体积的;

  (3)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4)炭粉尽管能与氧气反应,除去了瓶内的氧气,但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后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所以气压不会减小,故实验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答案为:(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3)难;不活泼;(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1/5(或21%)

  (3)难 不活泼

  (4)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点评: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红磷的量要过量;等冷却后打开活塞;装置不能漏气等关键操作,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