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随章习题十五
来源 :考试网 2019-06-19
中【例题·判断题】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018年)
【答案】×
【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
【例题·判断题】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将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的费用。( )(2012年)
【答案】×
【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合并时被购买方不交企业所得税,合并后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确认的是商誉或营业外收入,不计入所得税费用。
【例题·判断题】在企业不提供资金的情况下,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难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正常情况下可预期债务的,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015年)
【答案】√
【例题·判断题】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011年)
【答案】×
【解析】符合免税合并条件,对于合并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合并形成的商誉或者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判断题】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即使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也不应该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 )(2017年)
【答案】×
【解析】企业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暂时性差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回,所以应该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例题•判断题】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继后期间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也不应当转回。( )
【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继后期间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考试难度提高40%→速来领取中级会计师考前资料>> |
【例题•2018年综合题】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发生的与某专利技术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该专利技术的初始入账金额与计税基础一致,根据税法规定,2015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资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2016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当年对该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除该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016年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
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
借:无形资产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2)
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借:制造费用 160
贷:累计摊销 160
(3)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800-160×2)-42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0
(4)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1000+60)×25%=2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265-15=2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所得税费用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5
(5)
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420÷3=140(万元)。
借:制造费用 140
贷:累计摊销 140
考试难度提高40%→速来领取中级会计师考前资料>> |
【例题•2017年综合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4 000万元购入一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写字楼,立即以经营租赁方式对外出租,租期为2年,并办妥相关手续。该写字楼的预计可使用寿命为22年,取得时成本和计税基础一致。
资料二:甲公司对该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该写字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均为2 000万元。
资料三: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分别45 500万元和50 000万元。
资料四:2012年12月31日,租期届满,甲公司收回该写字楼,并供本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甲公司自2013年开始对写字楼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该写字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均为2 000万元。
资料五: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52 000万元出售该写字楼,款项收讫并存入银行。
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购入并立即出租该写字楼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11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3)计算确定2011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4)编制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回该写字楼的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确定201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6)编制出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4 000
贷:银行存款 44 000
(2)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 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500
(3)2011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45 500万元,计税基础=44 000-2 000=42 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5 500-42 000=3 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 500×25%=875(万元)。
(4)
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4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 5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500
(5)201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50 000-50 000/20=47 500(万元),计税基础=44 000-2 000×3=38 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7 500-38 000=9 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 500×25%=2 375(万元)。
(6)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
累计折旧 10 000(50 000/20×4)
贷:固定资产 50 000
借:银行存款 52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
资产处置损益 1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