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

导航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来源 :考试网 2019-02-22

  一、单选题

  1.

  【答案】D

  【解析】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自然灾害类损失列支于“营业外支出”,管理不善所致的损失列支于“管理费用”),不得计入存货成本。所以选项 D 不正确。

  2.

  【答案】B

  【解析】工程物资是专门为在建工程购入的物资,不是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或耗用,不属于企业的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3.

  【答案】D

  【解析】选项 D,应计入管理费用。

  4.

  【答案】D

  【解析】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5.

  【答案】B

  【解析】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20×600+6 000+1 000+1 800=80 800(元)。

  6.

  【答案】D

  【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60 000+3 500+1 300=64 80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则实际单位成本=64 800/180=360(元/公斤)。

  7.

  【答案】A

  【解析】农产品的采购成本=10 000×(1-13%)+1 000+250=9 950(元)。

  8.

  【答案】B

  【解析】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支付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则甲公司收回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120+6=126(万元)。

  9.

  【答案】C

  【解析】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140+4+16=160(万元)。

  10.

  【答案】C

  【解析】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20 000

  20 000

  (2)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 000+7 000)÷(1-10%)=30 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税额=30 000×10%=3 000(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7 000×17%=1 19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7 000+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190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委托加工物资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30 000

  11 190

  30 000

  11.

  【答案】B

  【解析】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不公允的除外。不公允的应按公允价值 150 万元作为原材料的入账价值。

  12.

  【答案】C

  【解析】A 产品为直接对外出售的存货,已经与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该。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计算 A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 103 万元作为计量基础,其可变现净值=103×10-10=1020(万元),低于其成本 1120万元,2015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120-1020=100(万元)。

  13.

  【答案】B

  【解析】2×15 年 12 月 31 日,40 有合同部分的 B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 1 512 万元[(38-0.2)×40],高于其成本 1 400 万元(35×40),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 台无合同部分的 B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 318 万元[(32-0.2)×10],低于其成本 350 万元(35×10),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 万元(350-318)。

  14.

  【答案】C

  【解析】2016 年 12 月 31 日 A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5×15-2=223(万元),成本为 300 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 223 万元。

  15.

  【答案】B

  【解析】甲公司对该半成品的持有目的属于加工以后再出售。首先判断所生产的产成品是否发生减值:产成品成本=20+8=28(万元),产成品可变现净值=30-4=26(万元),产成品发生减值,所以半成品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30-4-8=18(万元),应计提的跌价准备=20-18=2(万元)。

  16.

  【答案】A

  【解析】2016 年 12 月 31 日甲存货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21)-2=2(万元),乙存货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28)-4=-2(万元),并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3=-3(万元),因此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2-3=-3(万元),选项 A正确。

  二、多选题

  17.

  【答案】ABD

  【解析】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时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用以抵扣应税消费品销售时需要计算缴纳的消费税,选项 C不正确。

  18.

  【答案】ACD

  【解析】选项 B 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即发生减值,不一定可变现净值为零。

  19.

  【答案】AC

  【解析】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选项 B 不正确;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选项 D 不正确。

  20.

  【答案】A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材料属于加工以后再出售的存货,因此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其生产的 A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基础来计算。甲材料生产的 A 产品的成本=800+300=1100(万元),可变现净值=1120-50=1070(万元),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A 产品发生了减值,则甲材料应该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20-50-300=770(万元),成本 800 万元,因此,甲材料应计提的减值准备=800-770=30(万元),选项 A 正确,选项 B 不正确;存货期末是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因此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770 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当中,选项 C 不正确,选项 D 正确。

  21.

  【答案】ABC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选项 D 不正确。

  22.

  【答案】ABCD

  【解析】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余额-存货跌价准备,可知 ABCD 均正确。

  三、判断题

  23.

  【答案】×

  【解析】发出商品后,其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可能尚未转移,这种情况下发出的商品仍然属于企业的存货。

  24.

  【答案】×

  【解析】现金折扣应在实际付款时冲减财务费用,不冲减采购成本。

  25.

  【答案】×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26.

  【答案】×

  【解析】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材料本身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27.

  【答案】×

  【解析】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范围内转回。

  28.

  【答案】√

  【解析】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按比例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即按存货账面价值结转。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