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

导航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总论》章节习题及答案4

来源 :考试网 2017-09-18

  1.甲市A区张某与甲市B区李某的合同纠纷案件被甲市C区的甲市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张某认为该裁决有应当撤销的情形,拟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裁决。则对该案有管辖权的法院为( )。

  A.甲市A区人民法院

  B.甲市B区人民法院

  C.甲市C区人民法院

  D.甲市中级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依法应撤销情形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知识点】仲裁(P22)

  【难易程度】难

  2.张某诉李某合同纠纷案件,已经被甲市A区人民法院受理;赵某经法院通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张某委托牛律师为诉讼代理人。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A.张某与李某

  B.张某、李某与赵某

  C.张某、李某、赵某与牛律师

  D.张某、李某、牛律师与甲市A区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牛律师);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张某)、被告(李某)、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赵某)。

  【知识点】诉讼(P24)

  【难易程度】易

  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简易程序适用于标的额较小的案件

  B.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二审案件均可适用简易程序

  C.原告提起诉讼必须提交书面起诉状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可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不受普通程序中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的限制

  【答案】D

  【解析】(1)选项A: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2)选项B: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既独立又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3)选项C: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其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

  【知识点】诉讼(P25)

  【难易程度】难

  4.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针对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B.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

  C.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本院院长决定

  D.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答案】C

  【解析】选项C: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诉论决定。

  【知识点】诉讼(P26)

  【难易程度】中

  5.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一般情况下,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C.如果法律有特殊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不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D.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答案】D

  【解析】选项D: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诉讼时效(P27)

  【难易程度】易

  6.2000年1月1日,张某被汽车撞伤,但不知具体加害人为谁;2000年1月7日,张某被确诊为脑震荡;2000年3月1日,张某病愈出院;2005年3月1日,张某得知当年撞伤自己的是赵某。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张某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自( )起算。

  A.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月7日

  C.2000年3月1日

  D.2005年3月1日

  【答案】D

  【解析】侵权行为所生之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在本题中,张某于2005年3月1日方得知加害人,故诉讼时效期间自2005年3月1日起算。

  【知识点】诉讼时效(P28)

  【难易程度】难

  7.下列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终止事由消失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B.诉讼时效中断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C.诉讼时效的延长发生在诉讼时效届满后,事由和期间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

  D.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可以超过法律规定的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答案】D

  【解析】选项D:在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多次进行,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知识点】诉讼时效(P30-31)

  【难易程度】易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