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

导航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课后习题二

来源 :考试网 2020-12-11

  1.【答案】BD

  【解析】本题按照现金流量图求解。

  第 5 年~第 10 年构成年金,选项 B 正确;或者第 5 年~第 10 年的年金相当于第 1~10年的年金减去第 1~4 年的年金,即现值 P=5000×[(P/A,10%,10)-(P/A,10%,4)],选项 D 正确。

  或者按照递延年金来求解,递延期 m=4 年,连续收支期数 n=6 年,现值 P=5000×(P/A,10%,6)×(P/F,10%,4)=5000×[(P/A,10%,10)-(P/A,10%,4)]。

  2.【答案】B

  【解析】按照现金流量图求解,现金流量自第 4 年的年初流入,即第 3 年年末流入。现值=500×(P/A,10%,5)×(P/F,10%,2)=1565.68(万元)

  或者套用递延年金的公式计算,此处递延期 m=2,支付期 n=5。递延年金现值 P=A×(P/A,i,n)×(P/F,i,m)=500×(P/A,10%,5)×(P/F,10%,2)=1565.68(万元)

  3.【答案】×

  【解析】每月月初支付房租,且房租金额不变,因此是预付年金。

  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点是系数之间的关系。

  5.【答案】A

  【解析】年初借得 50000 元贷款——现值问题(即现在借入),每年年末等额偿还——年金问题,则有 50000=A×(P/A,12%,10),解得,A=8849.24(元)

  6.【答案】A

  【解析】5 年后一次还清所欠债务——终值问题,每年年末等额偿还——年金问题,则有 100000=A×(F/A,10%,5),解得,A=16379.75(元)

  7.【答案】C

  【解析】由于每半年存入一次款项,因此货币时间价值应站在计息期(半年)的角度上计算,第 5 年末的本利和=10000×(F/A,3%,10)=114640(元)

  8.【答案】A

  【解析】每年年初存入款项,构成预付年金,则预付年金的本息和(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10000×(F/A,8%,5)×(1+8%)=63359(元)

  注:本题已知的系数为(F/A,8%,5),因此要用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的公式来求解。

  9.【答案】D

  【解析】季度收益率=50/5000=1%,年实际收益率=(1+r/m)m-1=(1+1%)4-1=4.06%。

  10.【答案】C

  【解析】该借款的年实际利率=(1+10%/2)2-1=10.25% 。

  11.【答案】B

  【解析】实际年报酬率=(1+5%)/(1+3%)-1=1.94%

  12.【答案】√

  【解析】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当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时,(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将小于 1,导致实际利率为负值。

  13.【答案】B

  【解析】必要收益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3%+2%+6%=11%。

  14.【答案】BD

  【解析】两种证券完全正相关,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选项 A 错误;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是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但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项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只有完全正相关时,两项资产的标准差才是单项的加权平均),选项 B 正确、C 错误;非系统风险是可分散风险,选项 D 正确。

  15.【答案】AB

  【解析】可分散风险也叫非系统风险,是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选项 A、B正确;选项 C、D 属于影响所有企业的风险,是系统风险,即不可分散的风险。

  16.【答案】ABD

  【解析】系统风险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选项 A、B、D 正确;选项 C 是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属于非系统风险。

  17.【答案】√

  【解析】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完全正相关,该证券组合不能够分散风险。

  18.【答案】ABD

  【解析】当相关系数等于 1 时,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只要相关系数小于 1,组合标准差就会小于加权平均的标准差。

  19.【答案】AC

  【解析】标准差度量投资的整体风险,既包括系统风险,也包括非系统风险,β度量系统风险,选项 A 正确,B 错误;组合的β值是各资产β值的加权平均数,选项 C 正确;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项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只有完全正相关时,两项资产的标准差才是单项的加权平均),选项 D 错误。

  20.【答案】A

  【解析】预期值用来衡量平均收益水平,不能衡量风险。

  21.【答案】BC

  【解析】转移风险是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包括: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能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选项 A、D 是减少风险的方法。

  22.【答案】C

  【解析】选项 A 属于转移风险的措施,选项 B 属于减少风险的措施,选项 C 属于规避风险的措施,选项 D 属于接受风险中的风险自保。

  23.【答案】×

  【解析】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属于接受风险中的风险自保。

  24.【答案】ABC

  【解析】两项资产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越低,其投资组合可分散的投资风险的效果越大,D错误。

  25.【答案】√

  【解析】因为甲、乙项目的期望收益率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用标准差判断风险的大小,而应使用标准差率来判断。甲项目的标准差率=标准差/期望收益率=2%/14%=14.29%,乙项目的标准差率=1.5%/12%=12.5%,因此甲项目的风险更大。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