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会计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笔记串讲:现金流量表
来源 :考试网 2017-03-18
中第十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现金流量表
看现金流量表中的“流入”和 “流出”,对于“广义现金”来说,流入是借方、流出的贷方,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就是平衡公式的左边(货币资金流入-货币资金流出=期末-期初),为了详细反映借贷方的情况,把流入、流出都砍成三个部分,经营的、投资的、筹资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即经营的借减去经营的贷的差,投资和筹资的同理。
现金流量表主表要想填列的话,必须带着钱进来,和钱没有关系的都不填列,比如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根本不考虑。钱有三个,即货币资金的三个内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三个部分有窜项的可能,比如提现金、办理汇票、本票等,这三个部分的窜项也不反映,涉及货币资金增减变动的分录才反映,即借:货币资金 贷:非货币项目,或者,借:非货币项目 贷:货币资金。
其次,什么叫“经营”,什么叫“投资”,什么叫“筹资”,投资,比如买股票,买房子,买汽车,对于投资来说,现金流量一定是先流出再流入,比如买股票;而筹资是先流入后流出,一个项目需要钱,先把钱搞过来,发股票,发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这里的经营活动没有定义,是倒挤的,用的是排除法。
现金流量表的主表有若干行次,如果有分录,首先判断和钱有关否,然后看是投资、筹资不是,不是的话就算经营活动的,根据会计分录填现金流量表填错的几率很小,比如借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看是否与钱有关,再看是投资吗,是筹资吗,不是,就是经营活动,是流出,干什么流出的?然后填进去,不会错,这是计算机环境下的做法,但考试不是这么考,考试都是一张资产负债表简表、一张利润表简表加补充资料;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首先界定,要有钱,钱的来源有三种渠道,一手钱,一手货,现销,以前的赊销本期收钱了,商品还没有提供呢,先把钱收了,会计分录分别为……,这里有个假设,假设第一笔分录也是赊销,只不过应收账款一走一过的问题,马上收现,对整个业务没有影响,此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就落到一笔分录上,
借:现金
贷:三收
即借货币资金贷记三个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则三收的贷方发生额就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答案,去想三收的丁字账,画丁字账,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增值税销项 |
三收 |
现金 | |||
|
|
期初余额(没有坏账准备) |
|
|
|
|
本期发生额→ → |
借方发生额 |
|
|
|
|
|
|
贷方发生额即答案,考虑特殊项目:①财务费用中的贴现息(-);②前期确认的坏账本期又收回(+);③本期确认的坏账(-)。 |
←货币资金流入 |
|
|
|
期末余额(没有坏账准备) |
|
|
|
要想知道发生额,则期初、期末余额要敲定,从资产负债表取数,注意两点,预收账款的年初、年初数和应收账款在一边,预收账款如果是在贷方则是负数,还要注意应收账款里面裹着坏账准备了,要把坏账准备剔除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数都不能有坏账准备;
三收科目的借方对应的都是“主营业务收入”,从利润表取数,即收入×1.17即贷方,在补充资料中,本期销项税额多少,本期进项税额多少,本期交增值税多少,最准确的是用利润表里的收入加上补充资料的销项税额就是三收的借方对应的贷方。
几点注意,①确认坏账,不是计提坏账,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②票据的贴现利息,应收票据的对应科目一部分是钱,一部分是财务费用,①②都不是钱,在补充资料里面找即可;实际工作中,企业拿来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利润表,应该能够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大数算出来。③如果有债务重组也要特别考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首先,钱要花出去,都是采购形成的,有三种方式,一手钱一手货,这个假设为赊购,现购也是应付账款的一走一过的问题;另外两种是赊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付账款,则本行就落到了一笔业务,即
借:三付
贷:货币资金
借三付,贷货币资金,画丁字账,
三付
|
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 |
借方发生额:对应货币资金??(答案) |
|
|
贷方发生额:即存货借方发生额加进项? |
|
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 |
从资产负债表取期初、期末数;然后还要知道借存货、进项税额贷三付,则贷方的发生额是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再加上进项税额;即存货×1.17,但最好的是找到存货的借方再加上进项税,因为进项税税率都不一样,17、13、7%等;存货的借方怎么知道呢?把存货画丁字账,
存货
存货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 |
|
借方发生额:对应三付的贷方发生额??? |
|
|
贷方发生额:即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表 |
存货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 |
|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期初-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
则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期初)+贷方发生额
先从资产负债表找期初、期末数,存货的贷方是谁?是“主营业务成本”,来自利润表,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对于商业企业,到此为止;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三付的贷方对应的都是存货加进项,存货的借方对应不都是三付,比如生产工人的工资福利费,车间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也是存货,还有折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制造费用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存货;主要考试考这两个,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把这两个要剔除,这两个是本年的计提数,即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
要知道生产成本的丁字账,期初,加借,减贷,等于期末余额,期初、期末余额是什么,是在产品,期初在产品+本期投入的料工费(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本期完工(生产成本的贷方发生额)+期末在产品;料工费每一项扔进去都是平的,即期初的料工费加上本期投入的料工费等于期末完工的料工费和在产品的料工费。
工业企业有个假设,“三付”的贷方发生额对应的都是存货,反之是错误的,如果有固定资产等要剔除。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注意:1、不包括两类职工,(1)离退休的职工(老的国有企业,现在基本上都是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了),(2)工程人员工资。2、不仅仅是工资,包括所有为在职职工支付的所有现金(比如应付福利费的借方发生额,如医药费、生活困难补助等,承担的四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也填在这里)。个人所得税也在这里。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货币资金
把应付职工薪酬画丁字账,
应付职工薪酬
|
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 |
本期借方发生额(即答案) |
|
|
本期贷方发生额(到补充资料中找,到管理费用的明细账里找,到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中的工资、福利费,到营业费里找)……工程人员的工资一定要单画丁字账 即整个的一个工资分配表 |
|
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 |
支付的各项税费,应该是“应交税费”的借方发生额,
借:应交税费
贷:货币资金
把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画丁字账,
应交税费
|
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 |
本期借方发生额(即13行的答案) |
|
|
本期贷方发生额(充分利用利润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两个,管理费用中的四个小税种;增值税是“应交增值税”的贷方减去借方,从增值税明细表里找) |
|
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 |
丁字账的贷方发生额,要充分利用利润表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①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②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
③管理费用中的四个小税种,房产、土地、车船、印花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直接就是银行存款)
(1)税金及附加;(2)所得税;前两项来源于利润表;(3)管理费用中的4个小税种;(4)销项税、进项税。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在这一行,比如,发工资10万,不代扣代缴的话,支付给职工10万,代扣代缴的话,还是支付10万,不过其中个人所得税是支付给了国家了,替国家支付的,只不过流向改变了一下。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此行不包括:(1)耕地占用税;(2)车辆购置税;(3)契税。此三项是购建固定资产的。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是填坑用的,一般都是倒挤的;但是具体的项要出来,上市公司在披露现金流量表的时候,这行是需要披露的,到底列示的是什么东西?注意,此行与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明细表勾稽。①要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总数拿出来。②扣除非付现成本(即不用动钱的部分,如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的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存货跌价准备,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还应扣除已经在现金流量表中,其他项下已经反映过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4个小税种),剩下的比如办公费、招待费、广告费等都填在此行。再想到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比如拆借资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往来;但是如果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如果按照流入、流出来反映,数字会过于大了,所以实际工作中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按照净额来反映,分别填列,不用总额反映。钱在企业不会趴在那里不动,要么用了,要么挪用。比如金蝶、用友的现金流量表是一项一项敲出来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肯定是按照总额反映的,这里有个手工调整的过程。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本金和说不清是利息还是现金股利的和本金一起收回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在投资收回的钱中,如果能分清收回的是现金股利、债券利息就进入这一行;但是,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短期投资都是冲减投资成本(或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冲(损益调整),此行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是分回的利润和利息,而不是投资收益;如果卖了得到的钱,进入“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这一行,因为你说不清楚回来的钱是利润、利息还是成本。
例如:买股票(交易性金融资产)花了100万,20万卖出,则“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这一行填20万。
确认的是现金流,和赔钱、赚钱没有关系。
附表
1、净利润变成由经营活动产生的与现金流量有关的净利润,这行有两个修饰语,一个是“经营活动”,一个是“现金流量”,即“净利润”被这两个词修饰了,修饰的结果是把两个内容调出去:①把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调出去,即筹资和投资产生的利润;②把与现金流量无关的利润调出去,即还原净利润的过程。